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編程 > Python > 正文

詳解Django框架中用context來解析模板的方法

2020-01-04 18:01:46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詳解Django框架中用context來解析模板的方法,Django是重多高人氣Python框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你需要一段context來解析模板。 一般情況下,這是一個 django.template.Context 的實例,不過在Django中還可以用一個特殊的子類, django.template.RequestContext ,這個用起來稍微有些不同。 RequestContext 默認地在模板context中加入了一些變量,如 HttpRequest 對象或當前登錄用戶的相關信息。

當你不想在一系例模板中都明確指定一些相同的變量時,你應該使用 RequestContext 。 例如,考慮這兩個視圖:
 

  1.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loader, Context 
  2.  
  3. def view_1(request): 
  4.   # ... 
  5.   t = loader.get_template('template1.html'
  6.   c = Context({ 
  7.     'app''My app'
  8.     'user': request.user, 
  9.     'ip_address': request.META['REMOTE_ADDR'], 
  10.     'message''I am view 1.' 
  11.   }) 
  12.   return t.render(c) 
  13.  
  14. def view_2(request): 
  15.   # ... 
  16.   t = loader.get_template('template2.html'
  17.   c = Context({ 
  18.     'app''My app'
  19.     'user': request.user, 
  20.     'ip_address': request.META['REMOTE_ADDR'], 
  21.     'message''I am the second view.' 
  22.   }) 
  23.   return t.render(c) 
?

(注意,在這些例子中,我們故意 不 使用 render_to_response() 這個快捷方法,而選擇手動載入模板,手動構造context對象然后渲染模板。 是為了能夠清晰的說明所有步驟。)

每個視圖都給模板傳入了三個相同的變量:app、user和ip_address。 如果我們把這些冗余去掉會不會更好?

創建 RequestContext 和 context處理器 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Context處理器允許你設置一些變量,它們會在每個context中自動被設置好,而不必每次調用 render_to_response() 時都指定。 要點就是,當你渲染模板時,你要用 RequestContext 而不是 Context 。

最直接的做法是用context處理器來創建一些處理器并傳遞給 RequestContext 。上面的例子可以用context processors改寫如下:
 

  1.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loader, RequestContext 
  2.  
  3. def custom_proc(request): 
  4.   "A context processor that provides 'app', 'user' and 'ip_address'." 
  5.   return { 
  6.     'app''My app'
  7.     'user': request.user, 
  8.     'ip_address': request.META['REMOTE_ADDR'
  9.   } 
  10.  
  11. def view_1(request): 
  12.   # ... 
  13.   t = loader.get_template('template1.html'
  14.   c = RequestContext(request, {'message''I am view 1.'}, 
  15.       processors=[custom_proc]) 
  16.   return t.render(c) 
  17.  
  18. def view_2(request): 
  19.   # ... 
  20.   t = loader.get_template('template2.html'
  21.   c = RequestContext(request, {'message''I am the second view.'}, 
  22.       processors=[custom_proc]) 
  23.   return t.render(c) 
?

我們來通讀一下代碼:

    首先,我們定義一個函數 custom_proc 。這是一個context處理器,它接收一個 HttpRequest 對象,然后返回一個字典,這個字典中包含了可以在模板context中使用的變量。 它就做了這么多。

    我們在這兩個視圖函數中用 RequestContext 代替了 Context 。在context對象的構建上有兩個不同點。 一, RequestContext 的第一個參數需要傳遞一個 HttpRequest 對象,就是傳遞給視圖函數的第一個參數( request )。二, RequestContext 有一個可選的參數 processors ,這是一個包含context處理器函數的列表或者元組。 在這里,我們傳遞了我們之前定義的處理器函數 curstom_proc 。

    每個視圖的context結構里不再包含 app 、 user 、 ip_address 等變量,因為這些由 custom_proc 函數提供了。

    每個視圖 仍然 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可以引入我們需要的任何模板變量。 在這個例子中, message 模板變量在每個視圖中都不一樣。

 為了講解context處理器底層是如何工作的,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沒有使用 render_to_response() 。但是建議選擇 render_to_response() 作為context的處理器。這就需要用到context_instance參數:
 

  1.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_to_response 
  2.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RequestContext 
  3.  
  4. def custom_proc(request): 
  5.   "A context processor that provides 'app', 'user' and 'ip_address'." 
  6.   return { 
  7.     'app''My app'
  8.     'user': request.user, 
  9.     'ip_address': request.META['REMOTE_ADDR'
  10.   } 
  11.  
  12. def view_1(request): 
  13.   # ... 
  14.   return render_to_response('template1.html'
  15.     {'message''I am view 1.'}, 
  16.     context_instance=RequestContext(request, processors=[custom_proc])) 
  17.  
  18. def view_2(request): 
  19.   # ... 
  20.   return render_to_response('template2.html'
  21.     {'message''I am the second view.'}, 
  22.     context_instance=RequestContext(request, processors=[custom_proc])) 
?

在這,我們將每個視圖的模板渲染代碼寫成了一個單行。

雖然這是一種改進,但是,請考慮一下這段代碼的簡潔性,我們現在不得不承認的是在 另外 一方面有些過分了。 我們以代碼冗余(在 processors 調用中)的代價消除了數據上的冗余(我們的模板變量)。 由于你不得不一直鍵入 processors ,所以使用context處理器并沒有減少太多的輸入量。

Django因此提供對 全局 context處理器的支持。 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指定了哪些context processors總是默認被使用。這樣就省去了每次使用 RequestContext 都指定 processors 的麻煩。

默認情況下, 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設置如下:
 

  1. 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 ( 
  2.   'django.core.context_processors.auth'
  3.   'django.core.context_processors.debug'
  4.   'django.core.context_processors.i18n'
  5.   'django.core.context_processors.media'
?

這個設置項是一個可調用函數的元組,其中的每個函數使用了和上文中我們的 custom_proc 相同的接口,它們以request對象作為參數,返回一個會被合并傳給context的字典: 接收一個request對象作為參數,返回一個包含了將被合并到context中的項的字典。

每個處理器將會按照順序應用。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第一個處理器里面向context添加了一個變量,而第二個處理器添加了同樣名字的變量,那么第二個將會覆蓋第一個。

Django提供了幾個簡單的context處理器,有些在默認情況下被啟用的。

django.core.context_processors.auth

如果 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 包含了這個處理器,那么每個 RequestContext 將包含這些變量:
  •     user :一個 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 實例,描述了當前登錄用戶(或者一個 AnonymousUser 實例,如果客戶端沒有登錄)。
  •     messages :一個當前登錄用戶的消息列表(字符串)。 在后臺,對每一個請求,這個變量都調用 request.user.get_and_delete_messages() 方法。 這個方法收集用戶的消息然后把它們從數據庫中刪除。
  •     perms : django.core.context_processors.PermWrapper 的一個實例,包含了當前登錄用戶有哪些權限。

關于users、permissions和messages的更多內容請參考第14章。
django.core.context_processors.debug

這個處理器把調試信息發送到模板層。 如果TEMPLATE_CONTEXT_PROCESSORS包含這個處理器,每一個RequestContext將包含這些變量:

  •     debug :你設置的 DEBUG 的值( True 或 False )。你可以在模板里面用這個變量測試是否處在debug模式下。
  •     sql_queries :包含類似于 ``{‘sql': …, ‘time': `` 的字典的一個列表, 記錄了這個請求期間的每個SQL查詢以及查詢所耗費的時間。 這個列表是按照請求順序進行排列的。
  •     System Message: WARNING/2 (<string>, line 315); backlink
  •     Inline literal start-string without end-string.
  • 由于調試信息比較敏感,所以這個context處理器只有當同時滿足下面兩個條件的時候才有效:
  •     DEBUG 參數設置為 True 。
  •     請求的ip應該包含在 INTERNAL_IPS 的設置里面。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debug模板變量的值永遠不可能為False,因為如果DEBUG是False,那么debug模板變量一開始就不會被RequestContext所包含。
django.core.context_processors.i18n

如果這個處理器啟用,每個 RequestContext 將包含下面的變量:

  •     LANGUAGES : LANGUAGES 選項的值。
  •     LANGUAGE_CODE :如果 request.LANGUAGE_CODE 存在,就等于它;否則,等同于 LANGUAGE_CODE 設置。

django.core.context_processors.request

如果啟用這個處理器,每個 RequestContext 將包含變量 request , 也就是當前的 HttpRequest 對象。 注意這個處理器默認是不啟用的,你需要激活它。

如果你發現你的模板需要訪問當前的HttpRequest你就需要使用它:

{{ request.REMOTE_ADDR }}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潞西市| 红桥区| 文化| 镇坪县| 桃源县| 伊金霍洛旗| 塘沽区| 大同县| 平和县| 建始县| 合肥市| 长汀县| 马边| 陇川县| 涟水县| 高平市| 广河县| 田林县| 平遥县| 栾川县| 高台县| 平和县| 合作市| 昌江| 石城县| 颍上县| 佛学| 伊宁县| 晋宁县| 资阳市| 稷山县| 英吉沙县| 田东县| 长治市| 兰溪市| 临沂市| 梅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阳朔县|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