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動作方面,首先傳球動作完全重制的感覺,傳球出球速度比2k15快了很多,接球者接球動作也是干凈利落,并且接球后銜接投籃突破運球的動作都非常流暢自然,接球投籃操作如絲般順滑。
2.、投籃的手感也比2k15好了,并且出球速度也快了,也更接近于真實了,沒有以往那種按了投籃鍵,要吊在半空中等時機出手的感覺,而是非常自然的隨投籃動作松開。
3.、搶籃板也基本沒有延遲了,想起跳就能起跳,但是起跳早時機不對或位置不對容易犯規。蓋帽強化,無腦突籃下基本能一個大帽把他扇出去。投籃也終于能從背后蓋帽了。
4.、對持球人的防守加強了,貼身防守做得不錯,當然得看防守人的防守能力和力量,不然貼身防守還是容易被一步過。加強了側身逼迫防守,就是被過了半個身位也有機會依靠協防,把持球者逼到死角。內線身體對抗依然還是沒有碰撞的力量感,基本就是持球人配合防守人的防守動作,把身體拋在空中一扭,從容地把球投出去,然后基本不進。現實籃球里那種艱難起身對抗,下半身發力,上半身閃躲倉促出手的感覺,2k從來都沒有過。不過內線貼身防守動作觸發后,有些動作還能起跳蓋帽,增加了內線防守的操作度,不再是只能看播片的感覺。
5.、擋拆操作自由度更高了,能夠選擇在哪個方向擋拆,配合新的手遞手操作,這一作能夠打出非常贊的小球配合和大個策應配合,比如內線手遞手傳球給后衛,然后迅速根據防守球員位置選擇合適的擋拆方向,然后選擇切入內線或者外切繼續留在外線,著實有一種內線策應組織進攻的感覺。
6.、進攻AI進步明顯。在沒有使用戰術的情況下,小范圍的跑位很積極,持球一側內線經常提到高位掩護策應,內線接球以后外線球員積極跑位,或突然啟動拉扯出投籃空間,或切入籃下,也能看到像庫里這樣的靈巧后衛切入后反跑,尋找投籃空間。擋拆后大個球員跑位路線合理,外切和內切基本都能出現在防守最空虛的位置。弱側也能經常看到無球掩護和底線大范圍跑動,只要球轉移得夠快,即使不組織戰術,也能傳出大空位,而不用像以往的2k那樣,靠防守AI“故意”放空位給玩家,制作投籃空間。
7、 CPU方進攻方式不再給玩家作弊的感覺了,并且CPU發現空位的能力加強了,傳球的路線更聰明,出球速度快了很多,接球者接球后做出三威脅動作的速率也快多了,經常能看到CPU接球接球后一個試探步或拍一下球晃開防守人,然后撤步投籃或突入內線。
8.、進攻AI問題當然還是有,很多時候還是感覺球員站樁,AI在決定是單打還是做戰術跑位時,不夠聰明,比如我操作內線球員在外線拿球,很多時候看到其他四個球員拉開站著看,讓我一個內線在三分線外單打……球員跑位是積極了很多,但是很多時候會被卡在球員動作之中,而且被卡之后,跑位球員為了擺脫“被卡”狀態,又回復到跑位之前那慢悠悠走著看的狀態,導致球場空間更加擁擠,如果是無球一側還好,如果是有球一側,持球者拿球都無所適從,不知該往哪里走,只能把球傳到另一側。當然這都是2k的老問題,很多人說live動作僵硬,但是live球場空間就是比2k好,跑位球員就算卡在球員中間,也能用僵硬動作快速“抽身”,跑到空位,為進攻拉開空間。
9.、防守AI喜憂參半。首先AI對球的關注多了,傳球路線上的斷球增強了很多,傳球如果沒有角度的話,基本被斷,這點比較符合現實籃球。對持球者的協防也加強了,尤其是持球者到內線后,如果內線有人夾擊就很難拿球,也很難投籃出手,內線大火鍋也是一個接一個。但是,由于進攻AI的加強,防守AI就顯得有點落后了,防守AI基本屬于只能防兩次傳球的水平,第三次傳球防守AI基本就是大空檔,缺乏快速的防守輪換,所以需要操作者能夠提前預判對方進攻,不過由于新的進攻AI非常犀利,我操作防守CPU時,大部分時間都在為本方防守AI擦屁股。
暫時只有這么多體會了,總體感覺對得起買正版的錢,不只是2k15.5,同時期待2k17能把基本的無球跑位做好,把上個世代捕捉的“懶散”動作替換掉,給我們一些比賽的緊張感,讓球員拉開空間更迅速,內線對抗不要再播片播片播片了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NBA2K16手感操作怎么樣 2K16玩家評測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喜歡,祝大家游戲愉快!更多實用攻略,更多最新消息請繼續關注JB51!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