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位玩家分享的《村長打天下》布局思路及方向圖文詳解,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位玩家有什么好的玩法吧。
布局這個問題,我感覺應該是初接觸這種游戲的人。很多人在網上抄了布局,然后發現自己用起來不理想,很大程度就是不理解為什么別人要這樣布局。
首先普及一下基本知識: 1個店鋪+1個工坊+1個存放處+1個資源點+2個農民,為一條生產線。 (1個農民采集資源,1個農民搬材料加工)這個很重要,如果想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布局,首先要弄清楚,如何建立起完整的生產線。
然后是店鋪販賣力的普及:
販賣力 出售商品
40 50%幾率賣2個商品
60 20%幾率賣3個商品
80 50%幾率賣3個商品
100 80%幾率賣3個商品
110 20%幾率賣4個商品
120 50%幾率賣4個商品
熟悉這個我們才能更合理的安排本身就不多的景觀。個人實踐和計算得出 20%的幾率多半都很坑爹,個人建議直接 40 - 80 -100 - 120 這樣階梯式發展比較好。
打個比方 10個商人,50%幾率的話,5個買2,5個買1,能買15個商品!20%幾率,2個買3 8個買1,也才14個商品! 所以綜合考慮 20%的幾率不值得要。
其次農民的選擇,農民的數量不再多,而在精。
農民有四項基本屬性:
勞動:干活、走路的快慢
體力:干活走路需要消耗體力,體力消耗光了農民需要回民居休息。
采集:單次采集資源數量(與資源的產量要匹配)
搬運:單次搬運資源數量(與工坊的生產力要匹配)
農民的勞動在 100 200 300 400的時候會發生質的變化,因此我們選農民要優先選能發展到400勞動的
農民的勞動=等級*成長+初始勞動力,14成長的農民到30級是肯定能有400+勞動力的,13成長的農民到30級成長有390加上初始屬性10或者以上,基本也都能到400+
所以,在保證生產線完整的情況下,應該優先招募成長高的,其次農民升級可以 批量升級,比如 全部100+ 200+ 300+這樣。保證農民的整體進度能差不多。
熟悉了上面這些,下面我們要開始布局了。農民的體力是有限的,為了能讓農民在有限的體力內,干更多的活,因此我們盡量就要讓農民專心干某一件事,而不是雜亂無章,一個農民啥都可以干,這樣更多的體力會浪費在走路上。
比如新手常常會這樣:
這種布局就很糟糕,基本上大部分弊端都有了。農民亂跑,路程遠。在初期農民等級不高的情況下,農民完成一件事往往要浪費很多功夫。

有的在知道了讓農民專心干一件事之后,可能會這樣:
這樣布局的人,基本知道了,農民要專心干一件事,但是他忽略了,農民會串崗。
假如后面負責挖地的農民休息去了,恰好倉庫資源沒了,那么工坊旁邊的農民就會去挖地。
并且當挖地的農民休息好以后,工坊的農民會繼續挖地,直到體力結束,因此這樣的布局實際上也是不好的。

因此在控制農民上(大致如下圖):
負責采集的農民的房子不要連通工坊,農民可以穿越倉庫去采集資源。
負責加工的農民的房子不要連通倉庫,農民可以穿越工坊去搬運資源。
圖中所示,一個農民負責生產,一個負責采集,因為沒有連通,所以,生產的農民不會穿越去采集,采集的也不會穿越去生產

由于度娘和諧,改為截圖模式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