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3月12日下午,正在上班的小楊收到一條手機提示短信。內容顯示,小楊支付寶內的1.5萬元被分兩筆被轉到一個叫何酷(化名)的人的賬號上。1.5萬元可不是小數目啊,小楊急了,自己這些天沒有網購,也根本沒操作過支付寶,怎么錢就被劃走了?小楊急得班也不上了,趕緊跑到派出所報警。隨著警方的介入,小楊這才搞清楚,原來這一切跟他自己粗心大意有關。

支付寶里1.5萬元 劃給了陌生理發師
發現支付寶里的錢被劃走后,小楊趕緊報了警。根據劃款信息顯示,小楊的錢被轉入了一個叫何酷的人的賬戶。何酷是誰?小楊迅速地在腦子里搜尋著這個人,但是完全沒有記憶,小楊很肯定自己根本不認識這個人。
警方馬上叫來了這個叫何酷的人。何酷自稱是一名理發師,這讓小楊更疑惑了,“我根本就不認識你,為什么我的錢劃給了你?”何酷這才發現自己攤上大事了,急忙解釋,“我只是幫人忙而已啊!”
原來,3月12日那天下午,他開的理發店里來了個女顧客,一邊做著頭發一邊說是公司有一筆款項急用現金,但她沒帶銀行卡,就讓他幫著通過銀行卡把她支付寶里面的錢取出來。
好心的理發師就把自己的銀行卡號告訴了這個女顧客,沒一會,就有10000塊、5000塊錢打到了理發師的銀行卡上。看著這個女顧客也是急著用錢,理發師給她弄完頭發后就陪著到自助取款機上分6次把錢取出來交給了對方。
雖已離職 但工作手機上保留著支付寶賬號
再聽了何酷對這個女客人的描述厚,小楊的思路這才慢慢清晰起來,這個劃走他1.5萬元的人很可能就是他的前同事小麗(化名)!
原來,小楊曾在一家快遞公司工作,當時公司給配備了一部工作用的手機,小楊經常在手機上用支付寶購物,很多同事也知道他這個愛好,也會讓小楊幫著買些東西。離職后,這部手機小楊給了同事小麗用,上面的支付寶賬號他也沒刪。警方立即找來了小麗。果然,一番詢問后小麗承認,她的確劃走了小楊支付寶上的1.5萬元。小楊用過的手機,上面留有小楊的支付寶賬號,而支付寶密碼,因為小麗經常看小楊用,早就默記在心了。
當天她在理發店做頭發的時候,就看到了小楊的支付寶里面有50000多塊錢,就一時起了貪念。最近手頭緊,工資也沒發,還要做頭發買衣服,如果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取出些錢來花就好了。于是,小麗看到給她做美發的理發師長得老實可靠,就打起了他的主意。不如轉賬給理發師,再讓這個理發師把錢取出來,肯定沒人會發現錢是自己轉走的。
檢察官提醒:手機換號不“解綁”各種賬戶危險
小楊沒想到小麗居然用以前工作用的手機向自己的支付寶伸出賊手,他也為自己粗心大意而感到后悔。如果當時歸還這部工作用的手機時,把留有個人信息的賬號刪除掉,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目前,小麗已經被海曙區人民法院以盜竊罪提起公訴。承辦此案的檢察官提醒:將綁定后的手機號給他人使用存在被盜風險。小楊曾經用工作用的手機綁定了支付寶,才給同事小麗留下可趁之機。使用手機軟件網上購物要小心謹慎,要妥善保管好賬號密碼。更換手機號后一定要注意把與該手機號綁定的賬號注銷。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