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般來說,你不需要太關心vue的運行時性能,它在運行時非常快,但付出的代價是初始化時相對較慢。在最近開發的一個Hybrid APP里,Android Webview初始化一個較重的vue頁面竟然用了1200ms ~ 1400ms,這讓我開始重視vue的初始化性能,并最終優化到200 ~ 300ms,這篇文章分享我的優化思路。
性能瓶頸在哪里?
先看一下常見的vue寫法:在html里放一個app組件,app組件里又引用了其他的子組件,形成一棵以app為根節點的組件樹。
<body> <app></app> </body>
而正是這種做法引發了性能問題,要初始化一個父組件,必然需要先初始化它的子組件,而子組件又有它自己的子組件。那么要初始化根標簽<app>,就需要從底層開始冒泡,將頁面所有組件都初始化完。所以我們的頁面會在所有組件都初始化完才開始顯示。
這個結果顯然不是我們要的,更好的結果是頁面可以從上到下按順序流式渲染,這樣可能總體時間增長了,但首屏時間縮減,在用戶看來,頁面打開速度就更快了。
要實現這種渲染模式,我總結了下有3種方式實現。第3種方式是我認為最合適的,也是我在項目中實際使用的優化方法。
第一種:不使用根組件
這種方式非常簡單,例如:
<body> <A></A> <B></B> <C></C></body>
拋棄了根組件<app>,從而使A、B、C每一個組件初始化完都立刻展示。但根組件在SPA里是非常必要的,所以這種方式只適用小型頁面。
第二種:異步組件
異步組件在官方文檔已有說明,使用非常簡單:
<app> <A></A> <B></B></app>
new Vue({ components: { A: { /*component-config*/ }, B (resolve) { setTimeout(() => { resolve({ /*component-config*/ }) }, 0); } }})
這里<B>組件是一個異步組件,會等到手動調用resolve函數時才開始初始化,而父組件<app>也不必等待<B>先初始化完。
我們利用setTimeout(fn, 0)將<B>的初始化放在隊列最后,結果就是頁面會在<A>初始化完后立刻顯示,然后再顯示<B>。如果你的頁面有幾十個組件,那么把非首屏的組件全設成異步組件,頁面顯示速度會有明顯的提升。
你可以封裝一個簡單的函數來簡化這個過程:
function deferLoad (component, time = 0) { return (resolve) => { window.setTimeout(() => resolve(component), time) };}new Vue({ components: { B: deferLoad( /*component-config*/ ), // 100ms后渲染 C: deferLoad( /*component-config*/, 100 ) }})
看起來很美好,但這種方式也有問題,考慮下這樣的結構:
<app> <title></title> <A></A> <title></title> <B></B> <title></title> <C></C></app>
還是按照上面的異步組件做法,這時候就需要考慮把哪些組件設成異步的了。如果把A、B、C都設成異步的,那結果就是3個<title>會首先渲染出來,頁面渲染的過程在用戶看來非常奇怪,并不是預期中的從上到下順序渲染。
第三種:v-if 和 terminal指令
這是我推薦的一種做法,簡單有效。還是那個結構,我們給要延遲渲染的組件加上v-if:
<app> <A></A> <B v-if="showB"></B> <C v-if="showC"></C></app>
new Vue({ data: { showB: false, showC: false }, created () { // 顯示B setTimeout(() => { this.showB = true; }, 0); // 顯示C setTimeout(() => { this.showC = true; }, 0); }});
這個示例寫起來略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巴林右旗| 贺州市| 南宫市| 台南县| 阿拉善左旗| 合作市| 江陵县| 林芝县| 峨边| 明光市| 乐至县| 东海县| 林口县| 商洛市| 沿河| 贡觉县| 达日县| 六枝特区| 荣成市| 虞城县| 兴宁市| 广水市| 蒙阴县| 和田市| 林口县| 镇康县| 瑞金市| 肃宁县| 黎川县| 吴忠市| 平乡县| 建湖县| 舒城县| 海盐县| 远安县| 永昌县| 泊头市| 唐河县| 巴林右旗|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