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Scope(作用域) 是應用在 HTML (視圖) 和 JavaScript (控制器)之間的紐帶。
Scope 是一個存儲應用數據模型的對象,有可用的方法和屬性。
Scope 可應用在視圖和控制器上。
作用域是Web應用的控制器和視圖之間的粘結劑:
控制器 --> 作用域 --> 視圖(DOM)
指令 --> 作用域 --> 視圖(DOM)
當你在 AngularJS 創建控制器時,你可以將 $scope 對象當作一個參數傳遞:
<div ng-controller="myCtrl"><h1>{{name}}</h1></div><script>var app = angular.module('test', []);app.controller('myCtrl', function($scope) { $scope.name = "天下行走";});</script>輸出結果: 天下行走
控制器中創建一個屬性名 "name" ,對應了視圖中使用 {{ }} 中的名稱。
當在控制器中添加 $scope 對象時,視圖 (HTML) 可以獲取了這些屬性。
視圖中,你不需要添加 $scope 前綴, 只需要添加屬性名即可,如: {{name}} 。
AngularJS 應用組成如下:
View(視圖) , 即 HTML。
Model(模型) , 當前視圖中可用的數據。
Controller(控制器) , 即 JavaScript 函數,可以添加或修改屬性。
scope 是一個 JavaScript 對象,帶有 屬性 和 方法 ,這些屬性和方法可以在視圖和控制器中使用。
再來看個例子:
<div ng-app="myApp" ng-controller="myCtrl"> 輸入你的名字: <input ng-model="name"> <h1>{{greeting}}</h1> <button ng-click='sayHello()'>greet</button> </div><script>var app = angular.module('myApp', []);app.controller('myCtrl', function($scope) { $scope.name = "張三"; $scope.sayHello = function() { $scope.greeting = $scope.name + '是個笨蛋!'; };});</script>在這個例子中,
那么具體整個示例有這樣兩個流程,從控制器發起的角度來看就是:
1、控制器往作用域中寫屬性:
給作用域中的 name 賦值,然后作用域通知視圖中的 input 數據變化了, input 因為通過 ng-model 實現了雙向綁定可以知道 name 的變化,進而在視圖中渲染出改變的值
2、控制器往作用域中寫方法
給作用域中的 sayHello() 方法賦值,該方法被視圖中的 button 調用,因為 button 通過 ng-click 綁定了該方法,當用戶點擊按鈕時, sayHello() 被調用,這個方法讀取作用域中的 name 屬性,加上后綴字符串,然后賦值給在作用域中新創建的 greeting 屬性
整個示例的過程如果從視圖的角度看,那主要是以下三個部分:
1、input 中的渲染邏輯:展示了通過 ng-model 進行的作用域和 視圖中某表單元素的雙向綁定
2、button 中的邏輯
接受用戶單擊,調用作用域中的 sayHello() 方法
3、{{greeting}} 的渲染邏輯
經過以上的兩種角度分析示例過程,我們可以知道: 作用域(scope) 對象以及其屬性是視圖渲染的唯一數據來源。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武林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