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用vue開發(fā)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會遇到圖片懶加載的問題,之前jquery時代有jquery.lazyload.js,但是那個肯定不能用在vue的項目里。查閱資料后發(fā)現(xiàn)Vue-Lazyload這個插件用的頻率還是比較高,最近剛好也在研究vue的懶加載,順便也仔細研究了以下這個插件,這個插件確實能夠?qū)崿F(xiàn)懶加載,但是坑也有不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Vue-Lazyload。 Vue-Lazyload的github地址
主要功能&實現(xiàn)思路
這篇文章不是去講解這個插件是如何配置的,這個在它的github上都有介紹,因此你要先大致了解它是如何配置的。這里主要從源碼角度去分析該如何正確使用這款插件。
v-lazy
這個是Vue-Lazyload最常用的一個東西,用法也非常的簡單:
<ul> <li v-for="img in list"> <img v-lazy="img.src" > </li></ul>
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它的內(nèi)部是如何實現(xiàn)的,首先我們進入它github上的源碼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定義:
Vue.directive('lazy', { bind: lazy.add.bind(lazy), update: lazy.update.bind(lazy), componentUpdated: lazy.lazyLoadHandler.bind(lazy), unbind: lazy.remove.bind(lazy)})Vue.directive('lazy-container', { bind: lazyContainer.bind.bind(lazyContainer), update: lazyContainer.update.bind(lazyContainer), unbind: lazyContainer.unbind.bind(lazyContainer)})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是利用vue的自定義指令實現(xiàn)的,vue的自定義指令可以自定義v-***之類的指令,例如你定義了Vue.directive('demo',..)那么你就可以使用v-demo這樣的指令,當你使用了之后就會有對應事件供你回調(diào),例如bind,insert,unbind等,具體可以看看下面的demo:
進入demo后我們可以看到一進去就出發(fā)了bind和insert事件,然后你在輸入框輸入內(nèi)容就會觸發(fā)update和updateComponent事件,當你點擊隱藏就會觸發(fā)unbind事件,當你點擊顯示則又會觸發(fā)bind和insert事件。(具體含義可以去查閱官方文檔)
vue的自定義指令還可以帶參數(shù),例如vue-lazy:background-image.container='src'這樣的結構,我們可以通過事件里面的binding參數(shù)獲取到,例如上面的background-image可以通過binding.arg獲取,.container可以通過binding.modifiers獲取。
好了,講了這么多,v-lazy的實現(xiàn)思路應該比較清楚了,就是內(nèi)部實現(xiàn)了一個lazy的類,通過vue自定義指令將對象和參數(shù)傳進去,然后通過檢測事件(scroll等)檢測位置,如果一旦這個對象出現(xiàn)在屏幕里就加載圖片。下面看看已經(jīng)實現(xiàn)好的demo:(包含img的v-lazy和div的v-lazy:background-image兩種情況)
注意:這里的v-lazy='src'中的src一定要使用data里面的變量,不能寫真實的圖片路徑,這樣會報錯導致沒有效果,因為vue的自定義指令必須對應data中的變量或者是數(shù)字,你寫一個圖片路徑識別不了,我之前就是被坑了。(這里的圖片fadeIn效果是在load事件之后添加了一個fadeIn的class)。
v-lazy-container
這個總體上和v-lazy差不多,也是通過自定義指令去定義的,不過v-lazy-container掃描的是內(nèi)部的子元素,v-lazy-container一般使用如下:
<div v-lazy-container="{ selector: 'img' }"> <img data-src="http://domain.com/img1.jpg"> <img data-src="http://domain.com/img2.jpg"> <img data-src="http://domain.com/img3.jpg"></div>
v-lazy-container和v-lazy不同的是,v-lazy-container是通過設置指定的子元素的data-src,data-loading,data-error去設置圖片的路徑的,我們看內(nèi)部實現(xiàn)就可以看到:
const imgs = this.getImgs()imgs.forEach(el => { this.lazy.add(el, assign({}, this.binding, { value: { src: 'dataset' in el ? el.dataset.src : el.getAttribute('data-src'), error: 'dataset' in el ? el.dataset.error : el.getAttribute('data-error'), loading: 'dataset' in el ? el.dataset.loading : el.getAttribute('data-loading') } }), this.vnode) })
下面是寫好的v-lazy-container demo:
注:v-lazy-container內(nèi)部指定元素設置的data-src是圖片的真實路徑,不能是data變量,這個和v-lazy完全相反。
lazy-component
這個和上面的不太一樣,這個嚴格來說不單單能夠做圖片懶加載,還可以做組件的懶加載,一般結構如下:
<lazy-component @show="handler"> <img class="mini-cover" :src="img.src" width="100%" height="400"></lazy-component>
實現(xiàn)方面,先用Vue.component('lazy-component',...)注冊了一個全局的組件,然后通過檢測位置,如果在視圖范圍之內(nèi)就吐出它內(nèi)部的內(nèi)容,這個設計還是比較巧妙:
render (h) { if (this.show === false) { return h(this.tag) } return h(this.tag, null, this.$slots.default) },
我們一般用component都是指定一個template,它這里是利用render來自己生成內(nèi)容,它這里通過一個變量show控制是否繪制內(nèi)部的內(nèi)容,開始的時候show為false,那么這里就繪制一個div(tag為div),等檢測(檢測div)出現(xiàn)屏幕了,show就為true,就會繪制它內(nèi)部的真實內(nèi)容了(this.$slots.default就是自定義控件下面的內(nèi)容)。
lazy-component作為一個組件,給外部提供了一個回調(diào)事件(show),表示已經(jīng)開始load了,所以我們可以在外層監(jiān)聽這個事件:
load () { this.show = true this.state.loaded = true this.$emit('show', this) }
我們來看一個做好的demo,這個demo還是以實現(xiàn)圖片懶加載為主。
注:lazy-component本身不能實現(xiàn)圖片懶加載,它只是實現(xiàn)組件懶加載,上面demo真正實現(xiàn)懶加載是因為用了v-lazy。lazy-component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的上方必須要有東西,否則可能沒有效果,因為它在檢測的時候有一個判斷:bottom>0,所以如果你在第一個元素使用lazy-component可能沒有效果。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武林網(wǎng)。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