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訪談過程中要善于尋求異常和錯誤情況。
![]()
千萬不要認為被訪談對象的話總是對的,他經常會說“應該”或者“可能”是這樣的答案,但就是不說出當前的真實情況,。因而很多時候你需要求異思維去面對你的訪談對象,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挖掘到更多的業務細節。多問問“假如條件沒有達到,你會怎么辦?”,”假如不是這樣你會怎么處理?”,而要少說"是"。
我們可以認為業務訪談是否有效的標志,在于能否更深入地探討業務需求問題,。而能否進入訪談狀態,需求分析員的性格很重要。需求分析員必須是那種有主見而不是那種唯唯諾諾的人,假如用戶說什么你都只會說“是”,則意味著訪談應該提前結束——此乃業務訪談之大忌也。
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客觀理性的態度,不管用戶說什么,你首先要分析,然后置疑,從而引導用戶說出他們真正的需求所在。其實也需要耐心,我們覺得可以向優秀的新聞采訪記者學習提問技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總之,優秀的需求分析員善于說不,只會說是的需求分析員永遠得不到真正的需求。
5、業務需求訪談要搞清“4W1H”。 業務需求訪談要搞清”4W1H”。
有人說新聞就是4W1H, 業務需求也有同樣的特點。需求分析員要清楚地把握某個需求,應該能夠清楚該業務的4W和1H ,4W是“What、Who、When、Why”,1H是“How”。
What:業務內容是什么。
Who:業務過程會有哪些相關者。
When:業務過程什么時候發生,周期有多長。
Why: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How:為完成業務目標所采用的方法。
6 業務需求訪談要深入調查細節。 現代系統分析員重要責任是調查系統需求細節,而細節不會憑空出現的,而是深入跟蹤、深入訪談調研的結果。不但要“知道是這樣”,還要知道“為什么是這樣”,也要知道“假如不這樣那會是怎樣”。
做需求下結論前要事先調查和把握好所有正反兩個方向的商業細節,如此以來需求分析結論和解決方案才有現實可行性。這里有一個很好的實例,一般而言,物料編碼都是系統自動提供規則實現的,而某貿易公司的訂單系統偏偏不提供系統自編碼。面對此問題,我們必須搞清兩個問題:其一是該企業的編碼規則,其二是該企業的編碼規則牽涉到的前置條件和后置條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是需求分析員的主要課題。經過多方調查發現,該企業編碼規則中有兩位是客戶的版本更改數,而這在系統中是無法提供出來的,因而物料自動編碼就失去了實現的土壤。所以說僅僅滿足于看到了業務現象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要搞清楚現象背后的原因,我們還要有能力能夠提供諸多方案以解釋和改造目前的現狀。
層層發問法也是深入調查而經常采用到的方法。
比如,最近收到的客戶退貨比以往多,因為生產質量不好;為什么生產質量不好,因為采購質量不如以;為什么采購質量下降,因為采購員的采購件單價低了;為什么價格低了,因為采購員的績效考核現在以采購成本為重要指標。經過層層發問終于發現原來癥結在采購的以采購成本為績效考核是存在問題的。
7、學會提問的技巧,先以對方的角度想想問題的答案。
你提問的問題最好比較具體,可回答性強。不要一下問得太大,搞得誰都不好回答。也不要滿口的專業術語,很多訪談者喜歡說些專業術語,搞得雙方無法充分溝通。我們提倡多說雙方都便于理解的話,并且以對方的理解角度去問問題。比如你是想知道商業過程和操作是什么,你就可以提問"你主要干什么?"或者問"你的主要工作職責有哪些?"、"你的主要日常工作有哪些?"。你想知道商業過程應該怎樣完成,你不妨問道"你如何完成它?需要那些步驟?"而假如你想知道需求什么樣的信息,你就問道"你要使用怎么樣的表單或報告?"。
8 時刻要記得的四個字"膽大心細"
“膽大”是指你在訪談過程中不要顧慮太多,應該放開心態,最大化的放大訪談效果。
“心細”是指你在訪談過程中觀察到的訪談對象的業務操作動作細節,以仔細分辨、總結、歸納背景原因所在。 同時,心細帶來觀察能力的提升,而觀察能力之于現代需求分析如同二郎神的第三只眼,總能讓你發現意外的需求訪談方向,發現不曾有人提及的需求。
9、做業務訪談實錄有利于提高訪談能力。 一旦本次訪談結束,有必要回去做一番總結,不僅要總結出提煉的需求結論,更重要的是要回憶還原出整個訪談過程,以便事后仔細研摩得失,這對提高業務訪談的能力是大有俾益的。這個過程相當于圍棋中的復盤,優秀的棋手對復盤過程也是一絲不茍,好的需求分析員亦然。 業務訪談是一件如此有個性的事情,正如記者各有各的風格但規則是暗合的,以上是本人在業務訪談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業務“規則”,現拋磚引玉,以饗同仁。進入討論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