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一個使用場景開始
開發(fā)一個日志系統(tǒng), 既要把日志輸出到控制臺, 還要寫入日志文件
運行后, 在控制臺和日志文件都有一條日志:
二、logging模塊的API
結(jié)合上面的例子,我們說下幾個最常使用的API
logging.getLogger([name])返回一個logger實例,如果沒有指定name,返回root logger。只要name相同,返回的logger實例都是同一個而且只有一個,即name和logger實例是一一對應(yīng)的。這意味著,無需把logger實例在各個模塊中傳遞。只要知道name,就能得到同一個logger實例
Logger.setLevel(lvl)設(shè)置logger的level, level有以下幾個級別:
NOTSET < DEBUG < INFO < WARNING < ERROR < CRITICAL
如果把looger的級別設(shè)置為INFO, 那么小于INFO級別的日志都不輸出, 大于等于INFO級別的日志都輸出
Logger.addHandler(hdlr)logger可以雇傭handler來幫它處理日志, handler主要有以下幾種:StreamHandler: 輸出到控制臺FileHandler: 輸出到文件handler還可以設(shè)置自己的level以及輸出格式。
logging.basicConfig([**kwargs])* 這個函數(shù)用來配置root logger, 為root logger創(chuàng)建一個StreamHandler, 設(shè)置默認的格式。* 這些函數(shù): logging.debug()、logging.info()、logging.warning()、 logging.error()、logging.critical() 如果調(diào)用的時候發(fā)現(xiàn)root logger沒有任何 handler, 會自動調(diào)用basicConfig添加一個handler* 如果root logger已有handler, 這個函數(shù)不做任何事情
使用basicConfig來配置root logger的輸出格式和level:
三、關(guān)于root logger以及l(fā)ogger的父子關(guān)系
前面多次提到root logger, 實際上logger實例之間還有父子關(guān)系, root logger就是處于最頂層的logger, 它是所有l(wèi)ogger的祖先。如下圖:
root logger是默認的logger如果不創(chuàng)建logger實例, 直接調(diào)用logging.debug()、logging.info()logging.warning()、logging.error()、logging.critical()這些函數(shù),那么使用的logger就是 root logger, 它可以自動創(chuàng)建,也是單實例的。
如何得到root logger通過logging.getLogger()或者logging.getLogger("")得到root logger實例。
默認的levelroot logger默認的level是logging.WARNING
如何表示父子關(guān)系logger的name的命名方式可以表示logger之間的父子關(guān)系. 比如:parent_logger = logging.getLogger('foo')child_logger = logging.getLogger('foo.bar')
什么是effective levellogger有一個概念,叫effective level。 如果一個logger沒有顯示地設(shè)置level,那么它就用父親的level。如果父親也沒有顯示地設(shè)置level, 就用父親的父親的level,以此推....最后到達root logger,一定設(shè)置過level。默認為logging.WARNINGchild loggers得到消息后,既把消息分發(fā)給它的handler處理,也會傳遞給所有祖先logger處理,
來看一個例子
輸出如下:
可見, 孩子logger沒有任何handler,所以對消息不做處理。但是它把消息轉(zhuǎn)發(fā)給了它的父親以及root logger。最后輸出兩條日志。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