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天的奔波,喜憂參半,不細表
再回看下標題,C#知識點回顧
再看下內容,數據庫3NF
原諒我這個標題黨
今天繼續回憶
1.HTTP中Post和Get區別
這忒簡單了吧,大家是不是感覺到興奮了,長舒一口氣了,終于出現了一個可以聊上10分鐘的問題了。
根據HTTP規范,Get用于信息獲取,而且應該是安全的和冪等的。 參數在URL后,以?分割,以&相連。
根據HTTP規范,Post表示可能修改服務器的資源請求。數據存在HTTP包中
以上最基本的得知道吧,重點可以聊的出現了,安全性。
詳細請拜讀:http://www.survivalescaperooms.com/hyddd/archive/2009/03/31/1426026.html
特別要注意中的冪等表示的安全性和數據安全性這是兩回事,深入透徹的和面試官聊同一個詞語在不同情況下的含義的時候,會讓ta覺得你確實沉下去仔細研究了這個,弄懂了原理,而非浮與表面
這個問題再補充一點:
因為Get是安全的,所以Get返回的內容可以被瀏覽器,Cache服務器緩存起來,但是,緩存服務器不會緩存Post的請求內容,索引有些時候你提交表單后按下F5的時候,跳出來確認框。
以上這句能看懂,說明你基本理解了Get,Post.
既然都走到HTTP這塊了,面試官就繼續追討
UDP,TCP區別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是基于連接的協議。一個TCP連接必須要經過三次“對話”才能建立起來,其中的過程非常復雜,這只做簡單、形象的介紹,因為我只做到了理解這個過程。
主機A向主機B說:“我想給你發數據,可以嗎?” 這是第一次對話;主機A向主機B
主機B回答A說:“可以,你什么時候發?” 這是第二次對話;主機B向主機A
主機A向主機B說:“我現在就發,你接著吧!” 這是第三次對話;主機A向主機B
三次“對話”的目的是使數據包的發送和接收同步,經過三次“對話”之后,主機A才向主機B正式發送數據。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戶數據報協議)是與TCP相對應的協議。它是面向非連接的協議,它不與對方建立連接,而是直接就把數據包發送過去。如我們打電話,聊QQ。不用管對方同意,可以直接撥打和發送信息。
具體可以參考百度: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HBJ2gr3HySVVwOYGlqeOQJdeavqBAcDCr7udU7brRyewsTlwGguXZyd3rXZlk6UVdC_Gx-s9RyF57NBHsWI9K
基本上面試官是否繼續擴展,就看你回答的情況了
2.C#中如何判斷兩個對象是不是相等?
沒看錯吧,這個是問題?判斷相等需要問!!!小心,這個題坑大著呢
判斷相等有 ==,Equal,ReferenceEquals
ReferenceEquals是Object的靜態方法,用于比較兩個引用類型的變量是否是對于同一個對象的引用。對于值類型它總是返回false。
==是一個可以重載的二元操作符,可以用于比較兩個對象是否相等。
對于內置值類型,==判斷的是兩個對象的代數值是否相等。它會根據需要自動進行必要的類型轉換,并根據兩個對象的值是否相等返回true或者false。而對于用戶定義的值類型,如果沒有重載==操作符,==將是不能夠使用的。對于引用類型,== 默認的行為與ReferenceEquals的行為相同,僅有兩個對象指向同一個Reference的時候才返回true。但是.NET Framework中的類很多對==進行了重載,例如String類的==與Equals的行為相同,判斷兩個字符串的內容是否相等。所以在應用中,對于 系統定義的引用類型建議不要使用==操作符,以免程序出現與預期不同的運行結果。
Equals方法對于值類型和引用類型的定義不同,對于值類型,類型相同,并且數值相同(對于struct的每個成員都必須相同),則Equals返回 true,否則返回false。而對于引用類型,默認的行為與ReferenceEquals的行為相同,僅有兩個對象指向同一個Reference的時 候才返回true。
以上均摘自:http://www.survivalescaperooms.com/zagelover/articles/2741409.html 具體詳細的內容,點擊查看,分析得很透徹
文章末尾還提到了 深拷貝和淺拷貝,這就默認的擴展開了,但基本又回到了值類型,引用類型的理解
以上,后續續上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