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程序能運行只是完成了百分之二十,一個程序如果不能為用戶著想到位的話就不是一個好程序!所以我就開始了我的優化之路!
(一)、界面簡潔大方
1.按鈕大小要統一大小、
2.字體統一風格、
3.文本框對齊

(二)、按鈕與輸入框提示
1.按鈕提示要準確,讓用戶知道這個按鈕是干什么用的。
2.在輸入前/后提示輸入格式

(三)、焦點與TAP
1.當窗體出現時,焦點要直接到輸入框,省去點擊步驟。
2.按順序設置各控件的TAP順序,方便切換輸入焦點。

(四)、文本框多行輸入
1.將文本框的Muiltline屬性設置成True,支持多行輸入。
2.將文本框的ScrollBars屬性設置成2,支持下拉滾動軸。
(五)、Bug一共分四級
1.致命(一級bug)
通常表現為:主流程無法跑通,系統無法運行,崩潰或嚴重資源不足,應用模塊無法啟動或異常退出,主要功能模塊無法使用。
比如:1.內存泄漏;2.嚴重的數值計算錯誤;3.系統容易崩潰;4.功能設計與需求嚴重不符;5.系統無法登陸;6.循壞報錯,無法正常退出。
2.嚴重(二級bug)
通常表現為:影響系統功能或操作,主要功能存在嚴重缺陷,但不會影響到系統穩定性。
比如:1. 功能未實現;2.功能存在報錯;3.數值輕微的計算錯誤。
3.一般(三級bug)
通常表現為:界面、性能缺陷。
比如:1.邊界條件下錯誤;2.容錯性不好;3.大數據下容易無響應;4.大數據操作時,沒有提供進度條。
4.提示(四級bug)
通常表現為:易用性及建議性問題
比如:1.界面顏色搭配不好;2.文字排列不整齊;3.出現錯別字,但是不影響功能;4.界面格式不規范。
小結:對代碼的理解還不是很全面,但大部分了解了。對于問題的態度由逃避到解決,是一個質的改變,今后要堅持這個習慣。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