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網絡相關名詞解釋

2019-11-05 01:05:48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asp
    (1)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應用服務提供商)是利用自己設施中的自己的服務器托管軟件應用的機構。客戶通過專線或Internet訪問這個應用。隨著作為通用客戶界面的Web瀏覽器的出現,ASP市場有望得到快速發展。
    (2)ASP(Active Server Page,活動服務頁面)是含有Html和用VBScript或JScript編寫的嵌入式編程代碼的Web頁面。它是Microsoft從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3.0開始開發的。當IIS服務器碰到被瀏覽器請求的ASP頁面時,就執行嵌入式程序。ASP是Microsoft對CGI腳本和javaServer Page(jsp)的另一種選擇。第三方產品可以給非Microsoft Web服務器增加ASP功能。ASP技術是一種ISAPI程序,ASP文檔使用.ASP擴展名。

    BGP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邊界網關協議)是用來連接Internet上的獨立系統的路由選擇協議。它是Internet工程任務組制定的一個加強的、完善的、可伸縮的協議。BGP4支持CIDR尋址方案,該方案增加了Internet上的可用IP地址數量。BGP是為取代最初的外部網關協議EGP設計的。它也被認為是一個路徑矢量協議。

    CIDR
    CIDR(無類型域間選路,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是一個在Internet上創建附加地址的方法,這些地址提供給服務提供商(ISP),再由ISP分配給客戶。CIDR將路由集中起來,使一個IP地址代表主要骨干提供商服務的幾千個IP地址,從而減輕Internet路由器的負擔。所有發送到這些地址的信息包都被送到如MCI或Sprint等ISP。1990年,Internet上約有2000個路由。五年后,Internet上有3萬多個路由。假如沒有CIDR,路由器就不能支持Internet網站的增多。
    CIDR采用13~27位可變網絡ID,而不是A-B-C類網絡ID所用的固定的7、14和21位。例如,CIDR地址204.12.01.42/24表示前24位用作網絡ID。

    拒絕服務攻擊
    拒絕服務是一種系統不能響應正常請求的情況。拒絕服務攻擊是一種網絡攻擊,用大量附加請求沉沒網絡,致使正常通信緩慢或完全中斷。拒絕服務攻擊和病毒或蠕蟲不一樣,病毒或蠕蟲可以給數據庫造成嚴重破壞,而拒絕服務攻擊只是暫時中斷網絡服務。

    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網絡地址轉換)是一個IETF標準,答應一個機構以一個地址出現在Internet上。NAT將每個局域網節點的地址轉換成一個IP地址,反之亦然。它也可以充當防火墻,把個別IP地址隱藏起來不被外界發現。

    SSL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層)是Internet的主要安全協議。當一個SSL對話開始后,瀏覽器將它的公共密鑰發送到服務器,以便服務器可以向瀏覽器安全地發送密鑰。在對話期間,瀏覽器和服務器通過密鑰加密交換數據。SSL是Netscape開發的,IETF將它和其他協議和驗證方法融合成了一個叫傳輸層安全(TLS)的新協議。

    密碼分析(Cryptanlysis)
    對一種密碼系統進行分析往往有兩種情況:分析人員需要核實它的完整性,以便進一步的完善;攻擊者則試圖發現它的弱點,非法訪問他人的文件和系統。
    要破譯密碼,破譯者往往需要借助超級計算機的強大計算能力,或通過許許多多聯網的計算機去進行。
    有種方法稱為強力攻擊法(Brute Force Attack),即把每一個可能的密鑰都試一遍。假如密碼系統使用了長密鑰,強力攻擊法不易湊效。100位長的密鑰需要幾百萬年到幾億年的時間才能破譯。不過,假如密碼存在弱點,破譯起來就輕易些。
    假如分析人員把握了密文的某些內情,手里有生成密文的加密算法,那就可以通過對明文、算法和相應密文的分析,尋找系統中可能存在的弱點。報文內容往往是不難猜出來的,字處理軟件生成的軟件隱含有固定的格式和頭部信息,發票等票據都有公司的名稱和地址,人名或系統名往往在文件中出現不止一次。
    分析人員甚至可能在文件加密前在其中塞進某些文字,再采用上述破譯技術在明文中尋找它,從而破譯出密文。

    BGP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邊界網關協議)是用來連接Internet上的獨立系統的路由選擇協議。它是Internet工程任務組制定的一個加強的、完善的、可伸縮的協議。BGP4支持CIDR尋址方案,該方案增加了Internet上的可用IP地址數量。BGP是為取代最初的外部網關協議EGP設計的。它也被認為是一個路徑矢量協議。

    CIDR
    CIDR(無類型域間選路,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是一個在Internet上創建附加地址的方法,這些地址提供給服務提供商(ISP),再由ISP分配給客戶。CIDR將路由集中起來,使一個IP地址代表主要骨干提供商服務的幾千個IP地址,從而減輕Internet路由器的負擔。所有發送到這些地址的信息包都被送到如MCI或Sprint等ISP。1990年,Internet上約有2000個路由。五年后,Internet上有3萬多個路由。假如沒有CIDR,路由器就不能支持Internet網站的增多。
    CIDR采用13~27位可變網絡ID,而不是A-B-C類網絡ID所用的固定的7、14和21位。例如,CIDR地址204.12.01.42/24表示前24位用作網絡ID。

    DS
    DS(Digital Signal,數字信號)是數字電路的一個分類。在技術上,DS指信號的速率和格式,而T指提供信號的設備。實際上,“DS”和“T”的用法是同義的,例如DS1和T1,DS3和T3。

    DSL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數字用戶線)是一項大大提高進入家庭或辦公室的普通電話線(本地環路)數字容量的技術。DSL速度受用戶到電話局間距離的制約。DSL面向兩類應用。非對稱DSL(ADSL)用于需要較高下行速度的Internet接入。對稱DSL(SDSL、HDSL等)是為需要雙向高速通信的短程連接設計的。
    DSL不同于ISDN,DSL永遠連在網上。在電話局,DSL通信量聚集到一個稱為DSL接入多路復用器(DSLAM)的設備并轉發到適當的ISP或數據網絡。
    雖然DSL 20世紀90年代末才問世,但它比其他新傳輸技術有更多的版本和名稱。主要DSL技術概述如下:

    ADSL
    ADSL(Asymmetric DSL,非對稱DSL)和電話共用同一條線,但它使用的頻帶比話音頻帶高。不過必須在用戶端安裝POTS分路器來隔離話音和ADSL。ADSL有一個版本叫G.Lite、Universal ADSL、ADSL Lite或無分路器ADSL,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它節省了分路器和相應的安裝費用,但是線路上的所有電話必須接入低通濾波器,以把它們同較高的ADSL頻率隔離。ADSL可采用兩種調制方案:離散多音調(DMT)或無載波振幅相位(CAP)。

    RADSL
    RADSL(Rate Adaptive DSL,速率自適應DSL)是一個以信號質量為基礎調整速度的ADSL版本。許多ADSL技術實際上都是RADSL。

    VDSL
    VDSL(Very High Bit Rate DSL,極高位速率DSL)是一種非對稱DSL,用作光纖結點到四周用戶的最后引線。VDSL答應用戶端利用現有銅線獲得高帶寬服務而不必采用光纖。VDSL和ADSL一樣,也和電話共用同一條線。

    HDSL
    HDSL(High Bit Rate DSL,高位速率DSL)是一種雙向提供相同傳輸率的對稱技術。HDSL是最成熟的DSL,它利用現有雙絞線提供T1傳輸,而不需要鋪設T1線路所需的附加設施。HDSL需要兩條電纜線對,最遠支持12000英尺;HDSL-2只需要一條電纜線對,最遠支持18000英尺。HDSL不能和模擬電話共用線路。

    SDSL
    SDSL(Symmetric DSL,對稱DSL)是HDSL的一種變化形式,它只使用一條電纜線對,可提供從144 Kb/s到1.5 Mb/s的速度。SDSL是速率自適應技術,和HDSL一樣,SDSL也不能同模擬電話共用線路。

    IDSL
    IDSL(ISDN DSL)雙向提供144 Kb/s的速率,與其他對稱DSL相比相當低。因為它把16 Kb/s的“D”通道用于傳送數據而不是建立呼叫,所以它比標準ISDN多提供16 Kb/s。IDSL最遠可以支持26000英尺。和標準ISDN不同的是,IDSL不支持模擬電話,而且信號不能通過電話網交換。因為IDSL采用和ISDN相同的2B1Q線路編碼,所以ISDN用戶能夠利用現有設備(ISDN BRI終端適配器和路由器)連接到IDSL。

    MPLS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協議標記交換)是IETF制定的第三層交換規范。MPLS類似Cisco的標記交換,也使用包含轉發信息的標記,標記被位于網絡邊緣的路由器(稱為標記邊緣路由器,LER)附加到IP信息包。位于網絡核心的路由器(稱為標記交換路由器,LSR)查驗標記,其查驗速度比查找路由選擇表中的目的地址快。假如在Internet上充分采用MPLS,MPLS有望提供充分支持實時音視頻所需的服務質量(QoS)和保證帶寬的服務級協議。

    OC
    OC(Optical Carrier,光載波)是SONET規范中定義的傳輸速度。OC定義光設備的傳輸速度,STS定義電氣設備的傳輸速度。

    服務 速度(Mbps)
    OC-1 STS-1 51.84(28 DS1s或1 DS3)
    OC-3 STS-3 155.52(3 STS-1s)
    OC-3c STS-3c 155.52(并置)
    OC-12 STS-12 622.08(12 STS-1、4 STS-3)
    OC-12c STS-12c 622.08(12 STS-1、4 STS-3c)
    OC-48 STS-48 2488.32(48 STS-1、16 STS-3)
    OC-192 STS-192 9953.28(192 STS-1、64 STS-3)
    OC-768 STS-768 38813.12(768 STS-1、256 STS-3)

    邊緣路由器
    邊緣路由器又稱“接入路由器”,是位于網絡外圍(邊緣)的路由器。位于網絡中心的路由器叫核心路由器。邊緣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是相對概念。它們都屬于路由器,但是有不同的大小和容量。某一層的核心路由器是另一層的邊緣路由器。

    SONET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光纖同步網絡)是一種用于高速數據通信的光纖傳輸系統。SONET被電話公司和公用通信公司部署,其速度從51Mb/s直到每秒幾千兆。SONET是一種提供先進網絡治理和標準光纖接口的智能系統。它采用自恢復環結構,假如一條線路發生故障,它能夠改道傳送。SONET干線廣泛用于匯集低速T1和T3線路。SONET是寬帶ISDN(B-ISDN)標準規定的。歐洲相應的標準是SDH。SONET采用時分復用(TDM)技術同時傳送多數據流。

    虛擬主機
    虛擬主機指萬維網上含有多個Web站點的服務器,每個站點有自己的域名。從Web協議第一版(HTTP v1.0)開始,必須給虛擬主機上的各Web站點分配唯一的IP地址。HTTP v1.1取消了這個要求。

    GPRS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是支持數據分組的增強型GSM移動通信系統。GPRS支持IP數據包的連續流動以適應Web瀏覽和文件傳輸等應用。GPRS不同于GSM的短消息服務(GSM-SMS),短消息服務的長度被限制在160字節以內。

    HDML
    HDML(Handheld Device Markup Language,手持設備標記語言)是HTML為支持無線尋呼機、蜂窩電話和其他手持設備獲取網頁信息設計的專用版本。HDML是Phone.com公司在WAP標準化之前開發的。它是WAP的子集,有一些WAP沒有的特色。1996年AT&T公司開通了第一個基于HDML的服務。

    i-Mode
    i-Mode是日本NTT DoCoMo公司為移動電話提供的基于分組的信息服務。i-Mode提供Web瀏覽、電子郵件、日歷、聊天、游戲和定制新聞等。它是第一個可以進行Web瀏覽的智能電話系統,1999年推出后發展非常快。i-Mode是一個采用HTML子集(稱為cHTML)的專用系統。i-Mode數據傳輸率為9600bps,預計2001年啟用W-CDMA后可提高到384Kbps

    WAP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無線應用協議)是一個為蜂窩電話、尋呼機和其他手持設備安全訪問電子郵件和基于文本的網頁開發的標準。WAP是Phone.com、EriCSSon、Motorola和Nokia等公司1997年提出的,它為無線應用提供了完整的環境,包括TCP/IP對應的無線協議和呼叫控制、電話簿訪問等電話集成框架。WAP以無線標記語言(WML)為特色,ML是從Phone.com的HDML派生來的,是HTML供小屏幕使用的簡化版本。WAP還采用WMLScript,WMLScript是一個運行于有限內存的類似Javascript的語言。WAP還支持小鍵盤和語音識別等手持輸入方法。WAP不依靠空中接口,可以用于目前和未來的所有主要無線網。它也不依靠設備,只要求設備滿足最低功能要求,因此可以廣泛用于電話和手持設備

    WDM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復用)是利用多個激光器在單條光纖上同時發送多束不同波長激光的技術。每個信號經過數據(文本、語音、視頻等)調制后都在它獨有的色帶內傳輸。WDM能使電話公司和其他運營商的現有光纖基礎設施容量大增。制造商已推出了WDM系統,也叫DWDM(密集波分復用)系統。DWDM可以支持150多束不同波長的光波同時傳輸,每束光波最高達到10Gb/s的數據傳輸率。這種系統能在一條比頭發絲還細的光纜上提供超過1Tb/s的數據傳輸率

    邊緣設備(edge device)
   邊緣設備通常是指提供ATM交換網接入點的路由器或交換機。這些設備用以把原有的以太網和令牌環LAN與ATM網連接起來。在這種情況下,ATM網往往成為兩個大網邊緣上的LAN之間的橋梁。
    ATM網上的虛電路從一個邊緣設備延伸到另一個邊緣設備。這樣,一個LAN上的工作站即可通過ATM虛電路把信息發送到與另一邊緣設備連接的LAN和工作站。邊緣設備中的路由表供三層路由映射到第二層虛電路時檢索用。不少協議的標準完成原有LAN到ATM的映射。
    在ATM多協議(MPOA,multiprotocol over ATM)環境中,邊緣設備通過一個專用的路由服務器共享路由服務。路由服務器把路由信息提供給邊緣設備,邊緣設備據此轉發數據包,共同提供分布式路由功能。

    盡力交付(best-effort delivery)
    路遙 在通信協議棧的最底層是物理網絡和數據鏈路協議,定義如何在兩個系統之間傳輸位信息。在這一層次,由于網絡的性能難以猜測,突發的干擾即可使數據丟失,通信系統只能盡力提供交付服務。數據鏈路層雖說可以保證交付,但在目前的網絡中,這一層次的故障很少,實現數據認可等功能被認為是對帶寬的浪費。
    網絡層協議提供數據報交付服務,如IP。IP也是一種盡力交付服務,因為數據包能否及時交付,能否按序送到,甚至能不能送到,都是沒有保證的。數據報服務是一種無連接服務,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事先沒有商定,無法監控和治理數據報的交付。
    與盡力交付相對的是面向連接的服務,通常由傳輸層的協議完成,有時也在鏈路層中提供。TCP就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協議。TCP在發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建立一條虛電路,通過IP交付數據包。但假如IP交付不成功,TCP可以讓其重發。TCP對數據包編了號,接收方可以知道數據包是否丟失。

    千兆位以太網(Gigabit Ethernet)
    千兆位以太網是IEEE 802.3以太網標準的擴展,傳輸速度為每秒1000兆位(即1Gbps)。最初應用于大型校園網,能把現有的10Mbps以太網和100Mbps快速以太網連接起來。它可取代100Mbps FDDI網,也是ATM技術的強勁對手。
    千兆位以太網采用同樣的CSMA/CD協議,同樣的幀格式,是現有以太網最自然的升級途徑,使用戶對以太網原有設備治理工具的投資得以保護。
    千兆位以太網是超高速主干網的另一種選擇方案。在數據、話音、視頻等實時業務方面它雖然不能提供真正意義上的服務質量(QoS),但千兆位以太網頻寬較高,能克服原以太網的一些弱點,提供服務保證等特性。
    IEEE802.3Z工作組已確定了以下一組規范,統稱為1000Base-X。
    1000Base-LX:多模光纖傳輸距離為550米,單模光纖傳輸距離為3000米。
    ·1000Base-SX:62.5微米多模光纖傳輸距離為300米,50微米多模光纖傳輸距離為550米。
    ·1000Base-CX:用于短距離設備的連接,使用高速率雙絞銅纜,最大傳輸距離為25米。
    ·1000Base-T:5類銅纜傳輸最大距離為100米。
    千兆位以太網支持交換機之間、交換機與終端之間的全雙工連接,支持共享網絡的半雙工連接方式,使用中繼器和CSMA/CD沖突檢測機制。
    千兆位以太網聯盟(GEA)為千兆位以太網的應用提出以下幾種方案:
    ·更新快速以太主干網:更換核心交換機,全面提高原有網絡性能。
    ·用于交換機到服務器鏈路:服務器使用千兆位以太網卡,直接與千兆位以太網交換機相接,提供每秒百萬個包的處理能力。
    ·千兆位以太網到桌面臺式機。高性能工作站安裝千兆位以太網卡,直接與千兆位以太網相連。
    ·用于交換機之間的鏈路。千兆位以太網交換機用光纖相接,提供一條高性能主干線路。
    ·更新FDDI主干:保留現有光纜,提高帶寬10倍

    網關(Gateway)
    路遙
    網關是一種充當轉換重任的計算機系統或設備。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或語言,甚至體系結構完全不同的兩種系統之間,網關是一個翻譯器。與網橋只是簡單地傳達信息不同,網關對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適應目的系統的需求。同時,網關也可以提供過濾和安全功能。大多數網關運行在OSI 7層協議的頂層——應用層。
    常見的網關有以下幾種:
    ·IBM主機網關:把LAN上工作站與IBM主機系統連接起來。最早的網關模擬IBM主機的320終端,使LAN的工作站成為主機的終端。復雜一點的網關答應PC機與主機之間傳輸文件,或者以客戶機/服務器運行模式,答應PC機訪問主機的數據庫。IBM的APPN協議提供了同層聯網服務,使主機成為網絡的一部分。當前的趨勢是主機也支持TCP/IP,直接與TCP/IP或通過Web服務器與用戶連接起來,不再需要專門的網關。
    ·LAN網關:LAN網關提供LAN之間數據傳送的通道。通常居間的LAN因使用不同的協議,數據需要做些轉換才能通過。不少路由器提供以太網與FDDI的連接,可以充當此任。另外,有提供AppleTalk與TCP/IP、IPX與TCP/IP等協議轉換的網關。
    ·電子郵件網關:負責不同廠商應用軟件之間郵件信息的轉換,使用戶在網上能共享不同的電子郵件應用程序所發出的信件。常見的電子郵件網關把專用信息格式轉換成X.400格式。
    ·因特網網關:在因特網中,以往的網關現在稱為路由器。網關現在是指一種系統,這種系統進行網絡和應用協議的轉換,使TCP/IP網和非TCP/IP網上的用戶和應用可以相互通信。網關也指應用程序之間的翻譯設備。代理服務器網關是一種防火墻,答應內部網的用戶訪問因特網,同時禁止因特網用戶訪問內部網。功能齊全的防火墻提供高級的甄別、驗證和代理功能,以防止黑客和攻擊者進入內部系統。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江县| 北宁市| 皮山县| 高阳县| 广东省| 普格县| 石河子市| 潼南县| 建昌县| 霍林郭勒市| 达孜县| 钦州市| 武陟县| 旬邑县| 石景山区| 原平市| 堆龙德庆县| 郑州市| 青冈县| 左权县| 昌江| 浠水县| 萝北县| 雅江县| 铁岭县| 海阳市| 石泉县| 滨海县| 寿光市| 凤台县| 武汉市| 普兰县| 东辽县| 兖州市| 奉新县| 孟州市| 观塘区| 金昌市| 灵台县| 卢龙县| 晋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