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文從系統和硬件角度對Cisco 6400和Cisco 10000提供了參考比較。主要介紹了適合于寬帶匯聚市場的特性和接口。本文假定Cisco 10000配置了一個PRE2和相關的12.0B軟件。
下面列出了不適用于寬帶應用的Cisco 10000接口,但未具體介紹。如需進一步的具體內容,請參見相應的產品簡介。
此文可為從Cisco 6400向10000移植的人士提供參考指南。它介紹了這兩種產品的共同點和硬件差別,因此有助于移植規劃流程。
硬件 | 參數 | 6400 | 10000 | 尺寸(高 x 寬 x 深)
21.85 x 17.5 x 12 in. (55.5 x 44.4 x 30.5cm)
21.75 x 17.5 x 12 in. (55.2 x 44.4 x 30.5cm)
重量(全負載機箱)
130lb (59kg)
130lb (59kg)
機架安裝
19-23 in
19-23 in
用于交換機和/或分組處理器的預留插槽數
2
2
接口插槽數
8個全高,16個半高
8個全高,16個半高
背板容量和類型
基于5.0Gbps ATM信元
基于51.2Gbps 分組
架構
分布式路由,帶ATM信元交換結構
集中式路由,帶基于分組的星形接線背板
節點交換處理器
6400 NSP
NA
接口計時
6400 NSP,帶Stratum 3/BITS
取決于線卡
閃存磁盤
6400 NSP 32 Meg閃存磁盤 (缺省)
PRE2 ? 64Meg 閃存磁盤 (缺省);128Meg閃存磁盤 (可選)
路由處理器
節點路由處理器 ? NRP-1
PRE14 ? 以租用專線為中心
第二代節點路由處理器- NRP-2
PRE25 ? 租用專線和寬帶
DRAM/閃存
64 MB DRAM, 8 MB閃存(NSP, NRP-1) 可升級至128 MB DRAM (NSP, NRP-1)可升級至16 MB閃存(NRP-1)256 MB DRAM (NRP-2)可升級至512 MB DRAM (NPR-2)
PRE21GB DRAM, 1GB PXF Column 內存, 64MB啟動閃存, 2MB NVRAM, 256MB專用分組緩存
注1 用于NRP和NLC的可用插槽(BRAS應用需要NRP和NLC)
注2 6400 NSP包括基于Cat8500的ATM交換和冗余系統控制器
注3 由Cisco 7200技術提供的155Mbps轉發容量(NPE 200)
注4 由Cisco 7200技術提供的622Mbps轉發容量(NPE 300)
注4基于PXF技術的4.6Gbps轉發容量
注5基于PXF技術的9.0Gbps轉發容量
電源 | 參數 | 6400 | 10000 | 電源輸入模塊位置
前左頂部,前左底部
前左頂部,前左底部
直流電源支持
有
有
直流輸入電壓范圍
-40.5~ - 72 VDC (額定為-48/- 60 VDC)
-40.5 ~ - 75 VDC (額定為 - 48/- 60 VDC)
直流電流范圍
-48 VAC時20A
-48 VAC時26.6A
直流輸入功率要求
1200W
1280W
直流電源連接器/位置
標準電源塊,后右部
與 6400一致
直流熱耗散
1200W (3768BTu/hr)
1280W (4370 Btu/hr)
交流電流支持
有
有
交流輸入電壓范圍
90-255 VAC
85- 264 VAC
交流電流范圍
100VAC時15A, 240VAC時7A
100VAC時15A, 240VAC時7A
交流輸入功率要求
1400VA
1500VA
交流電源連接器/位置
IEC三針凸頭 (引線)
與 6400一致
交流熱耗散
4760Btu/hr時1400VA
5122Btu/hr時1500VA
功耗
最高1200W
最高1200W
環境參數 | 參數 | 6400 | 10000 | 氣流方向
前后流通
前后流通
氣流
通過系統吹風機達到140cfm
通過系統吹風機達到175cfm
氣流
當熱度超過40℃,通過系統吹風機達到200cfm
當熱度超過38℃,通過系統吹風機達到250cfm
非工作溫度范圍
-40 ~167o F (-40~75℃)
-40~ 167o F (-40~75℃)
工作溫度范圍
25~104o F (-4~40℃)短期工作溫度限制值為131o F(80℃),符合Bellcore GR-63
41~104o F (5 ~ 40℃)短期溫度為 ?5~55℃
濕度
5-95%,非冷凝
5- 95%,非冷凝
高度
-200~10000ft (-61~3048 m)
-200~10000ft (-61~3048 m)
故障間平均時間
每RIN 17年
取決于配置
接口支持 | 參數 | 6400 | 10000 | ATM DS3
有
有
ATM E3
無
有
ATM OC3/STM1 ? MM
有
無
ATM OC3/STM1 ? SM
有
有
ATM OC12/STM4 ?SM
有
有
POS OC3/STM1 - SM
無
有
POS OC12/STM4 - SM
無
有
POS OC48/STM16 - SM
無
有
快速以太網(100BaseTx)
有
有
千兆位以太網
有
有
通道化 E1/T1
無
有
通道化 DS3
無
有
通道化OC3/STM1
無
有
通道化 OC12/STM4
無
有
純通道E3/DS3
無
有
相同物理模塊,軟件可配置至DS3或E3
接口密度和介質支持――通用 | 參數 | 6400 | 10000 | ATM DS3
NLC ? 2端口: 系統最大32個端口
8 端口: 系統最大56端口
ATM E3
不支持
8 端口: 系統最大56端口
ATM OC3/STM1 - MM
NLC ? 2端口: 系統最大32個端口
不支持
ATM OC3/STM1 - SM
NLC ? 2端口: 系統最大32個端口
4 端口: 系統最大28端口
ATM OC12/STM4 - SM
1 端口
1端口: 系統最大7端口
POS OC3/STM1
無
6端口: 系統最大42端口
POS OC12/STM4
無
1端口: 系統最大7端口
POS OC48/STM16
無
1端口: 系統最大7端口
以太網 (10BaseT)
1 端口: 系統最大8個端口
不支持
快速以太網 (100BaseTx)
1 端口: 系統最大8個端口
8端口: 系統最大112端口
千兆位以太網
1 端口: 系統最大8個端口
2 端口: 系統最大16端口 1 端口: 系統最大8端口
通道化 E1/T1
無
24端口: 系統最大168端口
通道化T3
無
6端口: 系統最大42端口
通道化OC3/STM1
無
4端口: 系統最大26端口
通道化OC12/STM4
無
1端口: 系統最大7端口
純通道E3/DS3
無
8 端口: 系統最大56端口
假定為上行鏈路接口使用2個半高模塊(占單一插槽)
半高模塊
全高模塊
接口規格 - ATM | 參數 | 6400 | 10000 | ATM DS3
Coax ? 機箱后部
Coax ? 機箱后部
ATM E3
不支持
Coax ? 機箱后部
| ATM DS3站點間距離
450ft (137M)
450ft (137M)
ATM OC3/STM1 ? 多模
SC連接器
不支持
ATM OC3 MM站點間距離
62.5/125-微米多模光纖: 1.2 英里 (2 km)
輸出中心波長
1270到1380 nm
傳輸級別
最低: - 20.0 dBm最高: - 14.0 dBm
接收級別
最低: - 30.0 dBm最高: - 14.0 dBm
| ATM OC3/STM1 ? 單模
SC 連接器
LC 連接器
ATM OC3 SM站點間距離
8/125-微米單模光纖: 9英里 (15 km)
8/125-微米單模光纖: 9英里 (15 km)
輸出中心波長
1261到 1360 nm
1261到 1360 nm
傳輸級別
最低: - 14.0 dBm最高: - 8.0 dBm
最低: - 15.0 dBm最高: - 8.0 dBm
接收級別
最低: - 32.5 dBm最高: - 8.0 dBm
最低: - 28.0 dBm最高: - 8.0 dBm
| ATM OC4/STM4 ? 單模
SC連接器
SC連接器
輸出中心波長
1261到 1360 nm
1261到1360 nm
傳輸級別
最低: - 15.0 dBm最高: - 8.0 dBm
最低: - 15.0 dBm最高: - 8.0 dBm
接收級別
最低: - 28.0 dBm最高: - 8.0 dBm
最低: - 28.0 dBm最高: - 8.0 dBm
接口規范 ? PoS/SDH | 參數 | 6400 | 10000 | POS OC3/STM1 ? 單模
不支持
LC連接器
OC3 SM 站點間距離
8/125-微米單模光纖:9 英里 (15 km)
輸出中心波長
1261到1360 nm
傳輸級別
最低: - 15.0 dBm最高: - 8.0 dBm
接收級別
最低: - 28.0 dBm最大: - 8.0 dBm
| POS OC3/STM4 ? 單模
不支持
SC 連接器
輸出中心波長
1261到 1360 nm
傳輸級別
最低: - 15.0 dBm最高: - 8.0 dBm
接收級別
最低: - 28.0 dBm最高: - 8.0 dBm
接口規范 ? 以太網 | 參數 | 6400 | 10000 | 以太網
10BaseT ? RJ45
不支持
快速以太網
100BaseT ? RJ45
100BaseT ? RJ45
千兆位以太網
1000Base-SX GBIC
1000Base-SX GBIC 或 SFP
1000Base-LX GBIC
1000Base-LX GBIC 或 SFP
1000Base-LH GBIC 或 SFP
1000Base-ZX GBIC
接口規范 ? 其他 | 參數 | 6400 | 10000 | 以太網 ? 治理
10BaseT ? RJ45
快速以太網 ? 治理
100BaseT ? RJ45 (PRE2)
控制臺端口
RJ45 標準 (NSP & NRP-1)
RJ45 標準 (PRE2)
輔助端口
RJ45 標準 (NSP & NRP-1)
RJ45 標準 (PRE2)
NRP1和NRP2上支持的接口
僅在NRP2上支持的接口
半高模塊上支持的接口,僅用于NMS的PRE2上的接口
全高接口支持帶LC連接器的GBIC
半高接口支持帶SC連接器的SFP
NSP和 NRP1,僅通過NSP影響NRP2治理
總結
可從上述數據看出,6400和10000的硬件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機箱部署也一致。從物理角度看,機箱尺寸相同。在電氣方面,這兩個機箱有相似的電源、電壓和功率需求以及連接狀態。
用于寬帶應用的接口類型和介質選擇也相同。6400提供了一個集成ATM交換機,這可用于ATM VC修改(位流服務)以及ATM流量整形功能。在移植規劃期間,需考慮ATM交換組件。
在租用專線方面,Cisco 10000提供了范圍更廣的接口。從邏輯上講,從6400到10000的移植應直接進行,只需對機架部局或布線室作極少改動。
其他文檔提供了具體的軟件特性比較。在寬帶領域,這兩個產品特性非常貼近。Cisco 10000的優勢包括更高可擴展性、性能、特性(用于寬帶、租用專線和MPLS VPN)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