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線系統與光纖光纜
在結構化布線系統中,光纖不但支持FDDI主干、1000Base-FX主干、100Base-FX到桌面、ATM主干ATM到桌面,還可以支持CATV/CCTV及光纖到桌面(FTTD),因而它和銅纜共同成為結構化布線中的主角。
根據光纖結構的不同,可分為普通光纖光纜和光纖帶光纜。作為光纖接入網絡中的主干環路,采用普通光纜敷設不僅會占用寶貴的管道資源,而且在原有線路上重新敷設光纜還會造成光纜采購與線路敷設費用上的浪費。考慮到重復敷設光纜的一次性成本與將來出租光纖帶寬的能力,并避免平行拉入多根光纜以優化已過度擁擠的管道系統,要合理地將含有數百芯光纖的光纜外徑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利于光纜的管道敷設,最理想的方法是使用光纖帶的設計。
同普通層絞式光纜相比,光纖帶光纜具有很多更適于接入網絡的優點。光纖帶光纜更適用于大型網絡的垂直主干子系統和建筑群子系統。當然,假如水平布線也大量采用光纜,那么,光纖帶光纜也應當作為首選。
國際上流行的布線標準EIA/TIA-568A和ISO/IECIS11801推薦使用62.5/125μm多模光纜、50/125μm多模光纜和8.3/125μm多模光纜。光纖和光纜被大量地應用于現代化建筑的綜合布線系統中。光纖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兩種,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可以從纖芯的尺寸大小來簡單來判別,它適用于光纖到桌面、連接到傳輸設備以及制作光纖跳線,可應用于治理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和工作區子系統。
二、實施光纜布線
由于每條光纜的兩端都要經過磨光、電燒烤等工藝過程才能確保正常使用,而且這種工藝設備的價格也很昂貴,所以,光纜布線和光跳線的制作目前只由一些專業公司來完成,一般小公司和計算機用戶是無法完成光纖網絡施工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以下一些內容對施工的質量進行檢查。光纜敷設的一般要求如下:
光纜的最小曲率半徑
光纜容許的最小曲率半徑在施工時應當不小于光纜外徑的20倍,施工完畢應當不小于光纜外徑的15倍。
光纜的張力和側壓力
光纜敷設時的張力和側壓力應符合下表的規定。要求布放光纜的牽引力應不超過光纜答應張力的80%,瞬時最大牽引力不得大于光纜答應的張力。主要牽引力應當加在光纜的加強構件上,光纖不能直接承受拉力(表1)。
表1(點擊看大圖)
判定光纜的AB端
施工前必須首先判定并確定光纜的AB端。A端應朝向網絡樞紐方向,B端應朝向用戶一側。敷設光纜的端別應當方向一致,千萬不能搞錯。
三、室內光纖的敷設室內光纜主要是應用于水平子系統和垂直主干子系統的敷設。水平子系統光纜的敷設與雙絞線非常類似,只是由于光纜的抗拉性能更差,因此,在牽引時應當更為小心,曲率半徑也要更大。垂直主干子系統光纜用于連接設備間至各個樓層配線間,一般裝在電纜豎井或上升房中。
為了防止下垂或滑落,在每個樓層的槽道上、下端和中間,必須將光纜牢牢地固定住。通常情況下,可采用尼龍扎帶或鋼制卡子進行有效的固定。最后,還應用油麻封堵材料將建筑內各個樓層光纜穿過的所有槽洞、管孔的空隙部分堵塞密封,并應采取加堵防火材料等防火措施,以達到防潮和防火的效果。
敷設光纜時應當按照設計要求預留適當的長度,一般在設備端應當預留5m-10m,如有非凡要求再適當延長。
四、室外光纖的敷設
室外光纜主要用于建筑群子系統的布線。在實施建筑群子系統布線時,應當首選管道光纜,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選用直埋光纜或架空光纜。
1、管道光纜的敷設
① 清刷并試通。敷設光纜前,應逐段將管孔清刷干凈并試通。清掃時應用專制的清刷工具,清刷后應用試通棒作試通檢查。塑料子管的內徑應為光纜外徑的1.5倍。當在一個水泥管孔中布放兩根以上的子管時,子管等效總外徑應小于管孔內徑的85%。
② 布放塑料子管。當穿放兩根以上塑料子管時,如管材為不同顏色時,端頭可以不作標記。假如管材顏色相同或無顏色,則應在其端頭分別做好標記。
③ 光纜牽引。光纜一次牽引長度一般應小于1000m。超過該距離時,應采取分段牽引或在中間位置增加輔助牽引方式,以減少光纜張力并提高施工效率。為了在牽引過程中保護光纜外表不受損傷,在光纜穿入管孔、管道拐彎處或與其他障礙物有交叉時,應采用導引裝置或喇叭口保護管等保護措施。
④ 預留余量。光纜敷設后,應逐個在人孔或手孔中將光纜放置在規定的托板上,并應留有適當余量,以防止光纜過于繃緊。在人孔或手孔中的光纜需要接續時,其預留長度應符合表中規定的最小值。
⑤ 接頭處理。光纜在管道中間的管孔內不得有接頭。當光纜在人孔中沒有接頭時,要求光纜彎曲放置在光纜托板上固定綁扎,不得在人孔中間直接通過,否則既影響施工和維護,又輕易導致光纜損壞。當光纜有接頭時,應采用蛇形軟管或軟塑料管等管材進行保護,并放在托板上予以固定綁扎(表2)。
表2(點擊看大圖)
⑥ 封堵與標識。光纜穿放的管孔出口端應封堵嚴密,以防止水份或雜物進入管內。光纜及其接續均應有識別標志,并注明編號、光纜型號和規格等。在嚴寒地區還應采取防凍措施,以防光纜受凍損壞。如遇光纜可能被碰損壞的情況,可在上面或四周設置絕緣板材進行隔斷保護。
四、室外光纖的敷設室外光纜主要用于建筑群子系統的布線。在實施建筑群子系統布線時,應當首選管道光纜,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選用直埋光纜或架空光纜。
1、管道光纜的敷設
① 清刷并試通。敷設光纜前,應逐段將管孔清刷干凈并試通。清掃時應用專制的清刷工具,清刷后應用試通棒作試通檢查。塑料子管的內徑應為光纜外徑的1.5倍。當在一個水泥管孔中布放兩根以上的子管時,子管等效總外徑應小于管孔內徑的85%。
② 布放塑料子管。當穿放兩根以上塑料子管時,如管材為不同顏色時,端頭可以不作標記。假如管材顏色相同或無顏色,則應在其端頭分別做好標記。
③ 光纜牽引。光纜一次牽引長度一般應小于1000m。超過該距離時,應采取分段牽引或在中間位置增加輔助牽引方式,以減少光纜張力并提高施工效率。為了在牽引過程中保護光纜外表不受損傷,在光纜穿入管孔、管道拐彎處或與其他障礙物有交叉時,應采用導引裝置或喇叭口保護管等保護措施。
④ 預留余量。光纜敷設后,應逐個在人孔或手孔中將光纜放置在規定的托板上,并應留有適當余量,以防止光纜過于繃緊。在人孔或手孔中的光纜需要接續時,其預留長度應符合表中規定的最小值。
⑤ 接頭處理。光纜在管道中間的管孔內不得有接頭。當光纜在人孔中沒有接頭時,要求光纜彎曲放置在光纜托板上固定綁扎,不得在人孔中間直接通過,否則既影響施工和維護,又輕易導致光纜損壞。當光纜有接頭時,應采用蛇形軟管或軟塑料管等管材進行保護,并放在托板上予以固定綁扎(表2)。
表2(點擊看大圖)
⑥ 封堵與標識。光纜穿放的管孔出口端應封堵嚴密,以防止水份或雜物進入管內。光纜及其接續均應有識別標志,并注明編號、光纜型號和規格等。在嚴寒地區還應采取防凍措施,以防光纜受凍損壞。如遇光纜可能被碰損壞的情況,可在上面或四周設置絕緣板材進行隔斷保護。
3、架空光纜的敷設
① 架設并檢查鋼絞線。對于非自承重的架空光纜而言,應當先行架設承重鋼絞線,并對鋼絞線進行全面的檢查。鋼絞線應無傷痕和銹蝕等缺陷,絞合緊密、均勻、無跳股。吊線的原始垂度和跨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固定吊線的鐵桿安裝位置正確、牢固,四周環境中無施工障礙。
② 光纜敷設。光纜敷設時應借助于滑輪牽引,下垂彎度不得超過光纜所答應的曲率半徑。牽引拉力不得大于光纜所答應的最大拉力,牽引速度應緩和均勻,不能猛拉緊拽。光纜在架設過程中和架設完成后的伸長率應小于0.2%。當采用掛鉤吊掛非自承重光纜時,掛鉤的間距一般為50cm,誤差不大于3cm。
③ 預留光纜。中負荷區、重負荷區和超重負荷區布放的架空光纜,應在每根電桿上預留一定長度的光纜,輕負荷區則可每3-5桿再作預留。光纜與電桿、建筑或樹木的接觸部位應穿放長度約90cm的聚乙烯管加以保護。另外,由于光纜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然彎曲,因此,在計算施工使用的光纜長度時,應當每公里增加5m左右。
表5(點擊看大圖)
在光纖布線中,衰減產生的原因有內在的外在的。內在衰減與光纖材料有關,而外在衰減與施工安裝有關。內在衰減的降低有賴于光纜生產商。他們將致力于材料和工藝的改良。外在衰減一般是由光纖鋪設時變型、光纖與光源耦合損耗以及光纖之間連接損耗造成的。這些可以通過施工人員的努力去減少。因此,在施工當中,我們應當注重:
(1)彎曲光纜時不能超過最小的彎曲半徑。
(2)鋪設光纜的牽引力不應超過最大鋪設張力。同時應避免使光纖受到過渡的外力(側壓、沖擊、彎曲、扭曲等)。
(3)應該由受過嚴格培訓的技術人員去進行光纖的端接、維護。
光纜應用于主干時,每個樓層配線間至少要用6芯光纜,高級應用最好能使用12芯光纜。這是從應用、備份和擴容三個方面去考慮的。至于光纖的組網方式也很靈活。可以實現:① 點對點。在兩臺計算機之間建立起高速通道。傳輸速率為幾個Mbps至幾百個Mbps,距離可達2公里(多模)至5公里(單模)。②星型網絡。通過光纖網絡設備,建立起星型的網絡拓撲結構。③ 環形網絡。由光纖把信號再生器連接,形成環路。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