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重探討了軟交換、SHLR以及深圳本地全網智能化所采用的組網結構,并對全網智能化實現后網絡維護的重點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要害詞智能化軟交換SHLR 雙歸屬
1、深圳本地網“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網絡結構
深圳本地電話網交換設備有6種交換機型,電信網用戶近400萬。電話網絡結構采用匯接局和端局二級組網、來話分區匯接和去話全覆蓋匯接方式。一般情況下,本地話務最多經一次匯接,有5個專用匯接局,其中TM1、TM2、TM3按照比例負荷分擔匯接特區內話務,TM4、TM6負荷分擔特區外話務。話務量較大的端局間開直達中繼電路,端局與長途局、關口局、SSP及特服局開直達中繼電路,疏通相應局向話務。其網絡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深圳本地網網絡結構
1.2深圳本地網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網絡結構復雜
●端局機型繁多版本復雜,各廠商對交換機發展方向不一,很多機型缺乏對新業務的快速反應能力。
●5個市話專用匯接局,匯接普通話務,目前尚不支持SSP功能。因此,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智能業務的需求,導致SSP以疊加網方式建設,網絡結構復雜。
●匯接局設備使用年限接近10年,目前每個局容量為3~4萬中繼,如繼續利用則需要進行SSP改造和較大規模擴容,投資大,并且可繼續使用年限少,無法支持全網業務的統一布放。
1.2.2業務實現困難
隨著電信市場競爭的逐漸展開,增值業務(智能業務)成為各個運營商提升業務收入和利潤水平的有力手段。而現有的PSTN結構缺乏網絡的重心,業務依靠于能力參差不齊的各端局,號碼不能全網共享,嚴重地制約了增值業務的迅速發展。新業務開發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實現難度大。由于用戶屬性與交換機合一,每開放一種業務都需要全網所有的交換局配合,而且各種交換機型的實現方式和資源情況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實現方案,投資巨大,既費時又費力,嚴重影響了交換機的穩定性,有些交換機甚至由于功能不完善還會導致新業務無法實現。
●資源浪費。假如為了實現固網彩鈴業務、NP業務,則端局需要增加相應的硬件設備和業務功能;而且,一個用戶占用兩個號碼,假如業務大量開放,會嚴重浪費本地網的號碼資源。
網絡結構和新業務實現的復雜化,直接導致維護、治理和統計不便,新業務、新功能拓展困難,不利于網絡的進一步發展,而且由于計費信息完全依靠于端局的計次表,無法向用戶提供詳單計費功能,不適應未來的網絡運營發展。
2、全網智能化的組網結構
隨著電信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提供新業務和靈活的資費政策將成為電信運營商最重要的競爭手段。因此,必須優化現有電話交換網的網絡結構,使之便于維護治理,有利于新業務、新局點、新網絡的快速引入。為提升網絡智能化和奠定向下一代網絡演進的基礎,必須對本地交換網網絡結構進行優化即全網智能化,也就是將本地網的二級網絡結構演變為簡單清楚的一級匯接網絡結構,充分發揮匯接局的交換核心和功能控制核心的作用,滿足新業務發展的需要。
深圳本地電話網全網智能化的核心是優化匯接層,提升匯接層的能力,降低對端局業務能力的要求,使交換網能夠靈活快速地提供多種增值業務,把交換網絡優化成具有治理高效的、安全可靠的、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可擴展性的精品網絡。改造后的本地網網絡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改造后的本地網網絡結構
通過優化網絡結構,提高網絡資源使用效率,實現一級匯接的二級網絡組織結構,取消端局間直達路由作為第一路由,實現匯接層作為本地交換網絡的交換中心、智能中心、維護中心。
全網智能化的本地電話網等級結構分為匯接層面和端局層面。
(1)匯接層面:包括本地電話網的匯接局、長途局、關口局等。本地網匯接局作為本地交換網絡的交換中心、智能中心、功能控制中心,匯接該本地網端局的市話、長途、網間、無線市話以及本地智能業務,并能滿足未來發展需要的本地業務詳單計費和交換網絡智能化的要求。長途局負責疏通本地網內長途話務,包括長途來、去、轉話務;關口局負責匯接該本地網與其他運營商的話務。SHLR只用于集中存儲本地網所有用戶的號碼信息和智能業務信息,提供號碼變換及業務接入碼查詢功能,不作為智能業務的控制點和業務邏輯實現點。也就是說,SCP/SSP是業務處理的實體,SHLR是業務實現的引擎。
(2)端局層面:包括本地電話網的端局、小靈通網絡等。端局層面的職能是作為本地電話用戶、PBX接入、V5接入以及小靈通用戶的接入等。端局層面提供局內呼叫的交換功能,提供程控新業務功能。也就是說,端局最終會弱化為一個純接入設備。
3、全網智能化的要害技術
3.1軟交換雙歸屬
深圳本地網啟用華為NGN設備作為匯接局,逐步實現全網智能化。本地網建立兩套軟交換SOFTX3000、4套TG,組成兩個負荷分擔匯接局。兩套軟交換之間實現雙歸屬。
由于軟交換設備引入后涉及的信令較多,為了便于跟蹤信令,有利于將來的故障定位,軟交換下掛的UMG各自分配獨立的信令點碼。
4套TG分別注冊到兩套軟交換設備。正常工作時,每套軟交換帶有兩套TG;當其中一套軟交換出現異常時,屬于異常軟交換上的所有業務倒換到另一套正常的軟交換上,此時4個TG同時注冊到正常工作的那套軟交換。軟交換發生倒換時,軟交換到SG的M3UA也同時發生倒換,保證電路使用的MTP信令點編碼也及時發生倒換。
整個深圳本地電話網端局分為東、西兩個匯接區,每個匯接區同時連接兩套TG,此兩套TG分屬于兩套軟交換設備,保證業務在軟交換層面和TG層面的負荷分擔。每個TG都同長途局和彩鈴平臺有中繼連接,安全性達到最優。兩套軟交換之間通過Sip中繼互通,平時SIP中繼沒有業務,只有當其中一臺TG出現故障時才作為本地話務的備份路由。由于長途局同每套TG都相連,因此長途話務不需要通過SIP中繼備份。
3.2SHLR解決用戶屬性觸發問題
SHLR即綜合智能歸屬位置寄存器。它記錄了固網用戶邏輯號碼、物理號碼以及兩者間的映射關系,也保存了固網用戶智能業務簽約屬性等信息,是一個綜合的集中用戶數據庫。
我們在軟交換SSP匯接層的改造中引入了存儲本地網用戶屬性的集中數據庫SHLR,從而屏蔽了端局業務屬性的差異,使業務快速開放、全網覆蓋。隨著網絡及業務的發展,SHLR設備功能應可以進一步擴充,例如可平滑擴充具有小靈通的HLR功能、3G的HLR功能、軟交換的外置獨立用戶數據庫功能,并且支持相應的接口規程。
深圳本地網設置一對SHLR設備,每個SHLR都存儲了本地網內所有固網用戶的業務屬性,采用負荷分擔的工作方式。SHLR自身有容災功能,即SHLR發生故障時,只是智能業務無法觸發,不影響普通的正常呼叫。原則上所有呼叫在匯接局訪問SHLR,不在端局層面訪問SHLR。深圳現有獨立SSP支持ISUP+協議,可作為省網和卡類業務查詢點;關口局支持ISUP+協議,可作為網間智能業務的查詢點。
SHLR的引入主要解決了混和放號(NP業務)和智能業務的全網觸發問題。SHLR對智能業務的觸發是按主叫NP業務、主叫簽約業務、被叫簽約業務、被叫NP業務的順序進行的。
圖3所示為主被叫多種智能業務嵌套的觸發流程。

圖3 主被叫多種智能業務嵌套的觸發流程
4、結束語
深圳電信作為中國電信集團網絡智能化改造的試點之一,在網絡智能化改造的進程中還需要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對于利用以IP交換為核心的軟交換設備實現的智能化網絡,需要建立新的網絡通信質量評價體系。網絡智能化改造后,由于交換與數據緊耦合,促使網絡維護體系發生變化,從而對網絡維護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本地網實現全網智能化以后,網絡的新業務提供能力大大提升,并且可以實現全網覆蓋、詳單計費和混合放號。這有利于支持靈活的資費政策和盤活全網的號碼資源,提高了深圳電信的核心競爭力,能夠實現與下一代網絡融合。
作者:金文晰 馬曉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