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DOA(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是一種應用于3G網絡下的定位方式。在GSM網絡中也有類似的定位方法,稱為E-OTD(Enhanced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該方法的原理如圖1所示。
這種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移動臺測量不同基站的下行導頻信號,得到不同基站下行導頻的TOA(Time o f Arrival,到達時刻),即所謂的導頻相位測量。根據該測量結果并結合基站的坐標,采用合適的位置估計算法,就能夠計算出移動臺的位置。如圖,假定以a基站為參考,根據移動臺提供的導頻相位測量結果,能夠得到b基站相對于a基站的下行導頻信號接收時間差,記為TDOAab,乘以光速就能夠得到a基站與b基站達到移動臺的傳播距離差,從而能夠以a基站和b基站為基準得到雙曲面。同樣,根據TDOAac能夠得到以a基站和c基站為基準的另一雙曲面。兩個雙曲面的交界就是移動臺的位置。實際的位置估計算法需要考慮多基站(3個或3個以上)定位的情況,因此算法要復雜很多。一般而言,移動臺測量的基站數目越多,測量精度越高,定位性能改善越明顯。
LCS客戶端是為了獲取移動臺位置信息而與LCS服務器進行交互的功能實體,它可以在移動網內實體上,也可以在移動網絡外部,一般情況LCS客戶是網絡運營商或其他第三方提供的位置相關應用,它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接入到GMLC,一種是通過采用MLP(Mobile Location PRotocol)協議的Le接口接入,MLP是開放移動聯盟OMA(Open Mobile Alliance)推薦的GMLC和具體應用之間的協議;另一種接入方式是通過OSA(Open Service access)提供的標準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接口接入,這種方式是分層次網絡發展的趨勢,但目前統一業務平臺建設還有一定難度,OSA API協議也有待完善,因此這種方式不如前一種方法易于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