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一般在搭建完集群環(huán)境后,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用戶訪問產(chǎn)生的session如何處理。如果不做任何處理的話,用戶將出現(xiàn)頻繁登錄的現(xiàn)象,比如集群中存在A、B兩臺服務器,用戶在第一次訪問網(wǎng)站時,Nginx通過其負載均衡機制將用戶請求轉發(fā)到A服務器,這時A服務器就會給用戶創(chuàng)建一個Session。當用戶第二次發(fā)送請求時,Nginx將其負載均衡到B服務器,而這時候B服務器并不存在Session,所以就會將用戶踢到登錄頁面。這將大大降低用戶體驗度,導致用戶的流失,這種情況是項目絕不應該出現(xiàn)的。
我們應當對產(chǎn)生的Session進行處理,通過粘性Session,Session復制或Session共享等方式保證用戶的體驗度。
以下我將說明5種Session處理策略,并分析其優(yōu)劣性。話不多說了,來一起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第一種:粘性session
原理:粘性Session是指將用戶鎖定到某一個服務器上,比如上面說的例子,用戶第一次請求時,負載均衡器將用戶的請求轉發(fā)到了A服務器上,如果負載均衡器設置了粘性Session的話,那么用戶以后的每次請求都會轉發(fā)到A服務器上,相當于把用戶和A服務器粘到了一塊,這就是粘性Session機制。
優(yōu)點:簡單,不需要對session做任何處理。
缺點:缺乏容錯性,如果當前訪問的服務器發(fā)生故障,用戶被轉移到第二個服務器上時,他的session信息都將失效。
適用場景:發(fā)生故障對客戶產(chǎn)生的影響較小;服務器發(fā)生故障是低概率事件。
實現(xiàn)方式:以Nginx為例,在upstream模塊配置ip_hash屬性即可實現(xiàn)粘性Session。
upstream mycluster{ #這里添加的是上面啟動好的兩臺Tomcat服務器 ip_hash;#粘性Session  server 192.168.22.229:8080 weight=1;  server 192.168.22.230:8080 weight=1;}第二種:服務器session復制
原理:任何一個服務器上的session發(fā)生改變(增刪改),該節(jié)點會把這個 session的所有內(nèi)容序列化,然后廣播給所有其它節(jié)點,不管其他服務器需不需要session,以此來保證Session同步。
優(yōu)點:可容錯,各個服務器間session能夠實時響應。
缺點:會對網(wǎng)絡負荷造成一定壓力,如果session量大的話可能會造成網(wǎng)絡堵塞,拖慢服務器性能。
實現(xiàn)方式:
① 設置tomcat ,server.xml 開啟tomcat集群功能

Address:填寫本機ip即可,設置端口號,預防端口沖突。
② 在應用里增加信息:通知應用當前處于集群環(huán)境中,支持分布式
在web.xml中添加選項 <distributable/>
第三種:session共享機制
使用分布式緩存方案比如memcached、redis,但是要求Memcached或Redis必須是集群。
使用Session共享也分兩種機制,兩種情況如下:
① 粘性session處理方式
原理:不同的 tomcat指定訪問不同的主memcached。多個Memcached之間信息是同步的,能主從備份和高可用。用戶訪問時首先在tomcat中創(chuàng)建session,然后將session復制一份放到它對應的memcahed上。memcache只起備份作用,讀寫都在tomcat上。當某一個tomcat掛掉后,集群將用戶的訪問定位到備tomcat上,然后根據(jù)cookie中存儲的SessionId找session,找不到時,再去相應的memcached上去session,找到之后將其復制到備tomcat上。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