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新購買電腦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處理器,他們會花盡心思從各大電腦網站搜索處理器的資料,經過千辛萬苦后,終于把處理器定型 后,一臺新電腦的基本框架也就浮出水面了。可見,處理器在電腦中的重要性。處理器技術的每一次改革總是那么吸引人的,它的發展甚至關乎到整個電腦領域的興 衰,當中起著重要作用的是處理器的制造廠商,他們使得處理器的技術和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站在電腦領域的最前端,引領著整個電腦領域的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在處理器這個巨大的森林只剩下了AMD和INTEL這兩頭猛虎,俗語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這兩頭猛虎不斷在改進自己的 處理器技術,都想以先進的處理器技術和市場銷售策略把對方擠出處理器這個巨大的森林,獨占處理器這塊“肥豬肉”。就在今年,兩大巨頭都對自己的產品進行改 革,紛紛推出最新架構的處理器,AMD以AM2架構處理器為攻堅武器,但是這種新架構的處理器并沒有帶來革命性的改進,新處理器性能提升不大;相 反,INTEL這方最新推出的酷睿架構處理器,無論從功耗還是性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這種革命性技術改革引來了全球矚目,酷睿時代的到來是今年業界 最大的盛事。

英特爾
其實在酷睿時代來臨之前,奔騰時代一直處于INTEL的主導地位,在這個時代推出過不少經典之作,例如:奔騰/賽揚系列、移動領域的迅馳系列處 理器等等,其中奔騰這個處理器的代名詞更是深得人心,當你去問一些略懂電腦的人他們想要什么樣的電腦,他們一定會答奔騰電腦,可見,奔騰甚至成為了電腦的 代名詞。無可非議,奔騰系列的確給INTEL在人們心中奠定基礎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以下幾款產品,奔騰系列的I、II、III代處理器以及移動領域用 于迅馳平臺的奔騰 M處理器,從技術角度去看,這些經典產品每次架構上的升級,都帶來了明顯的性能提升,這使得INTEL占領了處理器市場的大半江山。
然而,當奔騰系列發展到奔騰4系列的時候,INTEL的噩夢開始了。起初,奔騰4系列的前期在以頻率論英雄的時代的確給INTEL贏來了不少歡 呼聲,但是到了后期,奔騰4系列一味以犧牲功耗為代價來提升頻率,而性能方面卻沒有與功耗成正比。與此同時,AMD的K7、K8系列由于架構上的優勢,在 保持低功耗的同時,能實現高性能,這令到不少INTEL的粉絲們投向了AMD的環抱。
頻率的提升雖然在初期能靠犧牲功耗來實現,但是到了后期,由于奔騰4系列架構的先天缺陷,想再無止境的提升頻率就變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就 以奔騰4系列頻率提升的問題來說,以前還出現過一條驚動全球媒體的爆炸性新聞:INTEL前任CEO Barrett在一次演講當中,“開玩笑”地為4G處理器的擱淺而半跪道歉。從這件事情上來看,INTEL方面早已經看到了奔騰4系列的先天不足,暗示了 奔騰時代氣數將盡,只有新的架構才能挽回INTEL在處理器市場的失利局面。

貝瑞特下跪道歉
事實上,奔騰時代的衰亡從2000年Intel推出的奔騰 4就已經埋下了伏筆了。當時奔騰 4采用NetBurst架構,這種架構為了實現主頻的提高而采用過多流水線的設計,實品與當時的上一代主流產品基于圖拉丁核心的奔騰 3比較時,根本體現不出性能優勢,一直受到業界的爭議。也正是奔騰 4系列的失敗,給它的競爭對手AMD一個重要的喘息機會,AMD迅速推出性能不俗的K7、K8系列紅遍了全球,使它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采用 NetBurst架構的奔騰 4不但在技術架構上喪失優勢,而且它的高功耗問題一直以來都被環保人士所詬病。也正是從奔騰 4時代開始,Intel的奔騰 3時代留下的優良架構及合理功耗的優勢就慢慢地開始消失了,使得奔騰這么多年來在人們心目中留下的光輝形象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