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地址就是在媒體接入層上使用的地址,通俗點說就是網卡的物理地址,現在的Mac地址一般都采用6字節48bit(在早期還有2字節16bit的Mac地址)。
對于MAC地址,由于我們不直接和它接觸,所以大家不一定很熟悉。在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系統互連)7層網絡協議(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參考模型中,第二層為數據 鏈路層(Data Link)。它包含兩個子層,上一層是邏輯鏈路控制(LLC:Logical Link Control),下一層即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層,即介質訪問控制層。所謂介質(Media),是指傳輸信號所通過的多種物理環境。常用網絡介質包括電纜(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 纖),還有微波、激光、紅外線等,有時也稱介質為物理介質。MAC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鏈路地址,由網絡設備制造商生產時寫在硬件內部。這個地址 與網絡無關,也即無論將帶有這個地址的硬件(如網卡、集線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網絡的何處,它都有相同的MAC地址,MAC地址一般不可改變,不能由用戶 自己設定。
MAC地址前24位是由生產廠家向IEEE申請的廠商地址。后24位就由生產廠家自行定擬了。(早期的2字節的卻不用申請)。
如何獲取本機的MAC?
1、對于數量不多的幾臺機器,我們可以這樣獲取MAC地址:在Windows 98/Me中,依次單擊“開始”→“運行” →輸入“winipcfg”→回車。即可看到MAC地址。
2、在Windows 2000/XP中,依次單擊“開始”→“運行”→輸入“CMD”→回車→輸入“ipconfig /all”→回車。即可看到MAC地址。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