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大量的硬盤故障屬于軟故障,這些故障也占了電腦故障的很大比例,而這些故障用戶是可以自己解決的,下面,我們主要針對一些經常發生的軟故障現象,講述它們的維修技巧。
一、硬盤自舉失敗的維修
實際應用中,硬盤的自舉失敗是很常見的,硬盤自舉失敗一般有如下的故障現象: 顯示“BASIC…OK”,進入ROM BASIC。 顯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無效分區表。 顯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讀引導記錄失敗并進入死循環。 顯示“Operating system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沒有操作系統。 顯示“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讀引導程序錯誤。 顯示“Disk boot failure”,磁盤啟動失敗陷入死循環。 顯示“Bad or missing command interpreter”,COM-MAND.COM沒有或被破壞。
1.與硬盤啟動有關的引導模塊及其引導過程
硬盤自舉引導是由硬盤ROM BIOS、硬盤主引導記錄、DOS引導記錄和系統文件完成的。ROM BIOS,共8K字節,提供自檢、自舉能力及建立硬盤I/O等一系列操作,所含的硬盤自舉引導模塊是中斷例行程序INT19H;硬盤主引導記錄位于0柱0 頭1扇區(物理扇區),排在邏輯0扇區之前,包括硬盤自舉引導程序和分區信息表,扇區的最后兩個字節為“55A”,是隱含扇區,用DEBUG命令或DOS 功能調用INT 21H均無法讀寫,通常用ROM BIOS提供的硬盤中斷服務程序INT13H進行絕對讀寫,DOS分區引導記錄位于硬盤0柱0頭2扇區(物理扇區,整個硬盤劃歸DOS分區時),也即邏輯 0扇區,結束標志也是“55AA”。
系統加電時,電腦的執行流程如下:
CPU進入復位狀態井強置CS:IP=FFF:0000H,即由該地址取得第一條指令(跳轉指令)。 系統轉移到ROM BIOS程序區,執行自檢程序,若自檢成功,則發指令INT19H進行系統引導,否則揭示錯誤信息并進入死循環。 INT19H首先試圖復位軟盤系統,若成功,則讀軟盤第1扇的DOS引導記錄到起始地址為0000:7C00H的內存單元執行,繼而進入DOS,否則復位硬盤系統。 成功則讀硬盤主引導記錄到起始地址為0000:7C00H的內存單元,并執行主引導程序,若復位失敗,讀主引導記錄時出錯或硬盤物理第1扇最后兩個字節不是“55AA”,均顯示:“BASIC…OK”轉入ROM BASIC。 硬盤主引導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找出當前的活動分區,即查看分區信息表中4個分區引導標志,當DOS分區的引導標志為80H,而其他分區為00H,就將DOS引導記錄讀到內存0000:7C00H處。 若4個分區均沒有引導標志(80H),則發INT18指令,進入ROM BASIC; 若引導標志(80H)多于1個或某分區為引導標志既非80H,又非00H,則顯示“Invalid partition table”并進入死循環。 找到活動分區后,主引導記錄程序試圖將DOS引導記錄讀到內存0000:7C00H處,若讀失敗,則顯示:“Error LoadongSystem”并進入死循環。 讀成功則檢查DOS引導扇區最后兩個字節是否為“55AA”,正確則跳轉0000:7C00H執行剛讀入的DOS引導程序,若否,則顯示: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并進入死循環。 引導程序以AH= OINT13H指令復位磁盤系統,若失敗,則顯示: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 “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 等待鍵盤輸入,以轉向INT19H進行重新引導。 若成功,則計算文件目錄區以及文件數據區的起始位扇區號,并讀根目錄第1扇到0050:007H處,若讀失敗,則顯示上一錯誤信息。 若正確則讀“IBMBIO.COM”文件到內存。若讀錯誤,則顯示:
“Disk boot failure”陷入死循環。
若讀成功,則由IBMBIO.COM,IBMDOS.COM和COMMAND.COM三個系統文件繼續進行DOS的安裝,在這期間若找不到COMMAND.COM或該文件已損壞,則顯示“Bod or missing command interpreter”。 否則正常引導,直到出現系統提示符,等待用戶鍵入DOS命令。 至此,系統進入DOS工作狀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