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兩個月中,兩款新硬件的新聞和傳言開始漫天飛舞,它們就是谷歌眼鏡和蘋果手表iWatch。谷歌眼鏡的消息已經不屬于“傳聞”范疇了,它的規格和形狀相當明確,大家都知道它將在今年年底發布,一些媒體人甚至有機會親自試用了一番。
相比之下,iWatch項目的信息就少得多了。它是否存在尚未得到官方確認。但是,考慮到蘋果長久以來都重視項目保密,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并不奇怪。
那么,為什么谷歌和蘋果現在會做這樣的項目呢?
智能手機的伴侶設備
如果你參加了不久前在巴塞羅那舉辦的MWC大會,你可能會發現,智能手機技術已經抵達了一個高位平臺期。像華為和中興這樣的公司,它們推出的設備在功能上跟蘋果和三星相差無幾。所謂新的變化,無非是采用了更大的顯示屏,或者做了一些增量改進。目前,還能往手機上添加的重要功能似乎就只剩NFC了。智能手機領域需要真正的創新!
除此之外,手機的重心已經從硬件轉移到了服務上,比如信息查詢、個人助理和地圖等。Google Now和Siri就是這方面的例子。要想在在未來獲得成功,就必須簡化這些技術的接入方式。
最后,在智能手機上使用Twitter和Facebook的熱潮已經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很顯然,這種狀況已經對人們的行為產生了一定影響,很多人現在一有時間就會用智能手機刷更新。
像谷歌眼鏡和蘋果手表這樣的設備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讓你以一種時尚的、不顯眼的方式快速訪問相關信息。
因此,關鍵點在于,這兩款設備的用途是相同的:它們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連接到互聯網上,智能手機在這里的作用就是“大腦”和“網關”。谷歌眼鏡和蘋果手表唯一的區別就是外形不同,而且由于外形不一樣,它們的具體功能也不一樣。
一些核心功能,比如可以顯示當前信息的屏幕,以及語音輸入功能,谷歌眼鏡和蘋果手表都會具備。但其他傳感器呢?
外形和視覺識別
谷歌眼鏡有個攝像頭,你只需說“OK眼鏡,拍張照片”就可以開始拍照了,無需打開手機上的應用。 在2012年CVPR(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大會上,塞巴斯蒂安·史朗(Sebastian Thrun, 谷歌無人駕車汽車項目團隊成員)談到了谷歌眼鏡,說它可以促進人們拍攝和分享更多的照片(好像每天上傳到Facebook的3億張照片還嫌不夠多)。
這意味著,數碼伴侶硬件如果有一個攝像頭的話,可能會進一步推進視覺識別解決方案。當然,帶個攝像頭的iWatch讓人有些難以想象,不過你永遠都不知道蘋果是怎么想的。所以,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