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即“功率因數校正”,功率因數指的是有效功率與總耗電量(視在功率)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總耗電量(視在功率)的比值。目前PFC有兩種,一種是無源PFC(也稱被動式PFC),一種是有源PFC(也稱主動式PFC)。
被動式PFC通常為一塊體積較大的電感,其內部由多塊硅鋼片外部纏繞銅線而組成,它的原理是采用電感補償方法通過使交流輸入的基波電流與電壓之間相位差減小來提高功率因數,被動式PFC的功率因數不是很高,只能達到0.7~0.8,因此其效率也比較低,發熱量也比較大。被動式PFC也并非一無是處,其結構簡單,穩定性上表現好,比較適合中低端電源。
不過,這里也需要注意,“功率因數”并不就等于“轉換效率”。現在有些商家將主動式0.99的功率因數解釋為能得到99%的電源轉換效率,這很顯然這是不對的。雖然兩個都是描述省電的概念,但對于個人而言兩個概念的意義是不一樣的。PFC“功率因數”高是為國家省錢,而“轉換效率”高是為用戶省錢。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